新闻中心  >  您当前的位置 : 产业新闻  >  社会责任

赋能冬奥 加油未来

加油冬奥,宝石花闪耀小海坨

  截至11月20日,张松波和两名同事已驻守在小海坨山上700多个日夜,为冬奥场馆建设和赛事车辆供应油品近40万升,用行动展现了中国石油的责任担当。

  从北京举办的冬、残奥会高山滑雪中心位于的北京市延庆区小海坨山山顶向下看,一片皑皑雪色中,可以看到一抹鲜艳的红色,“盛开”的宝石花标识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国石油建在山上的三座冬奥橇装供油装置。

  紧急供油 保障施工

  2019年11月12日,中国石油接到冬奥会建设施工现场紧急供油的求援,需要为地处延庆场馆施工中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配送汽油和柴油。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张松波是北京销售公司第三分公司延庆管理团队经理兼党支部书记,他管理的团队——八达岭加油站,也是距离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最近加油站。

  需求就是命令,责任体现担当,这是中国石油作为油品供应商首次为冬奥场馆建设项目提供油品,张松波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

  11月份的海坨山上白天气温零下14℃,夜间低至零下20℃,刺骨的阵风风速可达每秒27米。第一次给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送油的张松波,油品配送具体地点、山上道路情况都不清楚。张松波凭经验紧急购置储油桶,配备手摇泵,与属地公安部门协调,同时与公司沟通配送计划,通力合作,仅用了三个半小时就将400升95号汽油送到了奥组委指定的接收地点,完成了对压雪车和全地形车的油料加注工作,确保了冬奥赛事筹备的正常运转。

  当完成最后一台造雪设备的油品加注工作后,北京冬奥组委的领导对张松波竖起了大拇指:“中国石油的效率真高,给你们点赞!”

  鉴于中国石油的出色保供,2019年11月13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组织委员在保供对接会上,明确指定由中国石油负责冬奥会测试期间的油料保供工作。

  此后的时间里,上山送油的活儿变成了张松波的日常工作。在保障供油的日子里,延庆滑雪中心冬季夜间气温最低达零下38℃,每天夜间要为几十台设备加油,需要3到5个小时。700多个日夜,张松波和一起驻守的两名同事已经记不清他们的手冻裂了几道口子、耳朵和脸冻伤了几次。

  橇装装置 安全高效

  为了安全、高效地保供冬奥场馆建设,2019年11月20日,第三分公司调集人力物力,在北京冬奥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启动了中国石油延庆冬奥滑雪中心橇装加油装置的建设。

  跟人们平常见到的加油站不同,橇装供油装置的油罐和加油机一体,安全防爆标准也更高,很适合赛事现场保供。

  由于压雪车等设备十分特殊,仅能在雪道行驶,橇装供油装置也就近建到了最方便设备加油的赛道边。最终,1号橇装供油装置选址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冬奥集散广场赛道结束区,2号、3号橇装供油装置则安装在接近小海坨山山顶的地方。

  要从坡度达到65度左右的小路上运装备,更是难上加难。这一年来,建橇装供油装置的艰辛,中国石油北京销售第三分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刘彬深有体会。

  “尤其是运输3号橇装供油装置,5.5吨重的设施要上山,小车拉不动,大车转弯半径不够。”刘彬说,前后联系了15家运输单位,可司机听了都直摇头,表示运不上去。费尽周折,最后才找到一家单位愿意尝试。

  2020年9月30日,1号橇装供油装置终于建成投用,可供应2.5万升汽柴油。2号、3号橇装供油装置如今也已安装、调试、投运。

  使命在肩 持续加注

  保供冬奥两年多来,张松波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他想起了2020年12月那个雪夜。一场大雪打乱了正常的供油流程,橇装供油设施周围全是石子,压雪车开不过去,无法加油。使命在肩,冬奥建设不能因为油品供应不上而暂停。张松波当机立断,决定将油从橇装供油设施中倒入油桶进行人工加油。零下30多℃的低温,一个30升的油桶,70多辆压雪车、雪地摩托和造雪设备,7个多小时的不间断加油,他与驻守的同伴就这样一桶接一桶的加注。张松波再想起那天时,只说了一句:“我都不记得怎么回到移动房的,醒来只记得我和老殷在暖气边上互相靠着,身上的雪化了一地的水。”

  山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橇装供油装置建在海拔1600米的高山赛事结束区,3米远的地方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移动用房,里面只有桌椅和床铺,这就是张松波和两名同事在供油期间唯一的办公和生活区。初期,山上没有信号,也没有水和餐食保障,压缩饼干、方便面成了他们那段时间的主要食物。“山上的条件是苦了点儿,可一想到咱这是为冬奥在做贡献,感觉都不算啥!”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电话:010-62094114 |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523205 | 编辑信箱:news@vip.oil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