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您当前的位置 : 综述·分析

向总书记报告·中国石油“十三五”回眸⑧

这五年,助力脱贫攻坚更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中国石油及油气行业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对保障能源安全、加强党的建设、弘扬石油精神等做出明确要求,为中国石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功新时代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十三五”期间,百万石油人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的双重挑战,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提出,要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广泛开展“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建,全力以赴稳经营、强管理、防风险、保安全,大力提质增效、深化改革创新。中国石油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嘱托,回报党中央的关心关怀。我们推出“向总书记报告”系列特稿和《砥砺奋进“十三五”·2020新亮点》系列专题,记录中国石油“十三五”的奋斗足迹,展现中国石油的责任与担当,敬请关注。

  元旦期间,刚刚获得“央企楷模”称号的中国石油援藏干部梁楠郁,始终操心着卤虫卵扶贫项目的效益;塔里木油田派驻新疆喀什喀拉尤勒滚村的第一书记阿迪力·阿布力孜,正在柯克亚的大山里帮牧民转移羊群,以便过冬;河南销售公司驻台前县姜庄村第一书记季俊田,在忙着优化旅游扶贫项目,让乡亲们彻底告别“家乡的贫困”、而非告别“贫困的家乡”是他不变的心愿……

  过去五年,中国石油助力脱贫攻坚更精准。其间,累计投入18亿元,覆盖10个定点扶贫县、1175个村,超过350万人受益。目前承担的定点扶贫县的帮扶任务,数量为央企最多;2017年以来连续3年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被评为“好”。

  截至2020年2月,中国石油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县(市、区)全部脱贫摘帽。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中国石油将一如既往地致力扶贫开发事业,用普惠、包容、共享的商业模式和公益行动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减少相对贫困,擦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

  精准施策,探索一种多维立体的扶贫开发模式

  2020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龙门畈乡的村民多了一项“太阳收益”。这得益于中国石油投资788万元援建的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电站2019年开始运营,每年能为横峰县贫困户带来发电收益96万元,受益人口达170户。

  “把当地适配产业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的成功案例在中国石油并不鲜见。中国石油深入调研分析后发现,要根本解决贫困问题,需要以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在满足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基础上,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拓展贫困地区的发展机会,从实现物质满足到智志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富足。由此,中国石油确立了消费、产业、民生、智力、医疗等扶贫重点领域,一种多维立体的扶贫开发模式逐渐成形。

  ——消费扶贫,拓宽幸福空间。为贫困地区的产品和目标市场之间“架桥建路”,所属147家单位全员参与,遍布全国的销售点“结网运行”“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结合、内部外部结伴,多元销售网络成为扶贫产品的“销售高速路”。

  2020年9月,中国石油“百城万站·扶贫助农”百日攻坚启动。贫困地区上百种优质特色农产品,摆上全国百座城市万座中国石油加油站便利店货架。互联网直播、专区专柜展销,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的堵点打通了。

  河南销售公司鼓励消费者“以购代捐”,晚秋黄梨不再滞销,养生粥、桑叶茶、大米等农产品成了便利店热销品。新疆销售公司五年来助销特色农副产品超亿元。贵州销售公司消费扶贫惠及习水县20多个村寨500多户农民,过去两年平均每户农民增收1200元……

  近年来,中国石油在乌鲁木齐、北京等地多次召开消费扶贫对接会与产品展销会,参展58个国家级贫困县1100多种产品。甘肃通渭县的苦荞茶,湖南的炎陵黄桃,新疆的优斯麦尔干果、坚果,西藏的格桑泉等特色扶贫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中国石油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五年来,以实施的748个帮扶项目为抓手,精准识别帮扶地区的资源禀赋,精准组织和投入资源,实现受援地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在尼勒克和青河援建灌溉项目,辐射土地2.7万亩,实现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化,吸引大量加工企业进驻,惠及贫困群众5500多人,户均年增收500至2000元。

  培训致富带头人。定制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套餐”。仅2019年一年,就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办了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村综合体管理培训班十多期,实现脱贫致富“以点带面、以面联片”。

  扶持专业合作社。针对“外出务工的夫妻无法照顾留守家乡的老人和孩子”等问题,创新启动“妈妈返乡就业”合作社扶持计划,重点扶持能带动妇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合作社。在江西横峰,村里40多名外出打工妇女因此纷纷回乡到苗木种植合作社务工。

  打造扶贫车间和产业园。五年来,在新疆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陆续援建红花产业园、奶制品加工厂、畜牧屠宰基地等项目,通过“筑巢引凤”招商扶贫龙头企业进驻,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并通过项目分红、务工收入等多种方式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智力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把智力扶贫作为一项着眼长期、面向未来的基础工作:围绕基层干部能力建设、劳动技能提升、创新创业经营管理等领域,全面提升帮扶地人才储备和致富能力;五年投入教育帮扶资金2亿元,从师资能力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助学等方面助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全面提升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和发展能力。

  中国石油与社会组织、高校等开展专业资源合作,开办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培训班、电子商务扶贫培训班、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0个定点扶贫县已全部成为商务部电子商务示范县。

  开展“益师计划”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五年来,与北京师范大学基金会合作,依托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史家教育集团等,累计在7省区市14市县区培训教育工作者7700多人次,并在河南援建两所“益师计划特色校”,创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办学模式,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不断提高。

  在8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创立自主公益品牌项目——“旭航”助学,帮助贫困高中生群体完成学业。从2015年初创时的4所学校,发展到目前的上蔡一中、扶沟县中学等20所学校,累计超过1.14万人次贫困高中生受益。

  精准管理,建设一条层层压实的责任链条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在全国援建2800多个扶贫项目,涉及20多个省区市。如此绵长的扶贫战线,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有序、高效运转?

  这有赖于一条层层压实的责任链条,链条的关键在于组织保障和体系管理。

  一贯到底的组织保障——形成“总部统筹、企业主责、挂职干部抓落实”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组织体系。成立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担任组长,党组专职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集团办公室、规划计划部、财务部、资金部、人事部、思想政治工作部以及专业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各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推进扶贫工作。

  2020年6月29日,为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推进扶贫工作,中国石油召开定点扶贫县视频调研会,董事长戴厚良、总经理李凡荣分别连线察布查尔县、托里县,了解扶贫工作进展。8月24日至25日,戴厚良先后到河南台前县和范县开展扶贫工作调研。当年共有9位集团公司领导、局级领导134人次到定点扶贫县开展扶贫调研,从严从实抓好扶贫工作。

  对口管理单位为公司在帮扶地的各地区公司,作为扶贫项目的管理和责任主体,具体落实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各地区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为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把帮扶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到现场实地调研督战。同时,选拔派出有经验的中青年管理人员作为扶贫干部到受援地挂职,协助地方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保障扶贫工作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精准咬合的体系管理——通过制定《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项目管理办法》,使各责任主体工作职责一目了然,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让扶贫工作“有了操作说明书”;通过《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评价办法》,为帮扶成效、组织领导、干部管理、项目管理和工作创新等方面提供了“评分器”。并且,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督,打造精品工程、阳光项目有了体系保障。

  干得好不好,还要“回头看”。2020年,中国石油检查了“十三五”以来投运项目运营情况,重点“看疗效”。在新疆巴里坤,连续两年投入800万元援建奶制品加工厂项目后,中国石油又帮助引进驴奶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在贵州习水县,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投运后,中国石油在加油站免费为项目投放广告,并置换了长虹电视开机广告等多种媒介宣传,邀请旅游达人、抖音网红为项目宣传。仅2020年国庆期间,该项目就盈利17万元,成为网红打卡地。

  体系保障,压实责任,慎终如始。无论是油价低迷还是疫情严峻,中国石油从未放慢助力脱贫攻坚的脚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兑现向党中央做出的庄严承诺!

  精准落地,打造一支甘当“铺路石”的扶贫队伍

  2020年底,在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上,华北油田驻河北唐县马庄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于晨光,入选扶贫最美人物优秀案例。驻村两年多,自掏腰包10万余元解决贫困户600多个难题,使全村贫困发生率由65%降至0.1%,收到村民57封感谢信和86面锦旗……面对这样的成绩,于晨光只是轻描淡写地来一句“应该做的”。

  五年来,中国石油共选派挂职干部600余人次,其中驻村第一书记近400人次,驻村工作队540支计人员4350人次。有责任心、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扶贫干部成为扶贫工作主力军。从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到大漠朔风的新疆,从闽西老区到河西走廊,都有他们精准扶贫的身影。

  在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每年八级以上大风有200天、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的西藏双湖,援藏干部梁楠郁力促成功开展世界海拔最高的剖宫产手术,开展卤虫卵深加工项目,以举办拉力赛带动高端旅游为当地创收。在这段时间里,双湖建起了大电站,通了互联网,架起了公路,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更重要的是,家在北京的梁楠郁决定“他们不脱贫,我就不回家”。

  青海省玉树州拉日村是典型的高原贫困村,从村东头到村西头最长达180公里。党的十九大代表、扶贫干部才仁吉藏,经常顶着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在“熊出没”的环境下一家家调研走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创新使用“三看三聊”法、“精准识别九步工作法”等。五年多来,拉日村近百户牧民住进新房,喝上了干净水,建起了牦牛肉粗加工基地,村里第一次有了高中生、大学生……2019年底,25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在新疆阿亚克古勒巴格村,扶贫干部黎建东组织成立工程、建筑、制砖三个合作社,借钱给村民带头致富。2018年以来,村里的工程队发展到上百人,每人月收入能达到2000至4000元。如今,在黎建东的鼓励帮助下,300多名村民在南北疆各地找到了工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全村脱贫摘帽时,人均年收入达到了9000元以上。

  这样的“扶贫英雄人物志”里,还有身患心脏病却坚持提升对口支援医院护理水平的急诊科护士长王丽萍,有把湖羊养殖项目引入陕西王坪村的杜晓军,有把加油站经营理念迁移至江西黄藤村的黄勇……

  扶贫效果怎么样?看村民的笑脸——原河南上蔡一高“旭航班”的李春丽,在考入大学后,寄信给中国石油:“中国石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你们的帮助让一个小女孩儿在卑微的青春里见到了希望的光。”新疆尼勒克县乌拉斯台镇巴音郭楞村村民杨万林说:“中国石油把我们村定为旅游扶贫的试验区后,让我们这些种地的‘泥把式’变成旅游的‘巧把式’。”西藏嘎措乡牧民达瓦谈到石油扶贫干部时依然动情:“可可西里‘飞’来了‘白衣天使’,我至今忘不了一边吸氧一边为我们看病的石油医生。”……

  扶贫成绩好不好?听社会的声音——国务院扶贫办原副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认为:“中国石油是承担定点扶贫任务数量最多、投入力度最大和扶贫效果最显著的中央企业之一。中国石油真正做到了‘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在整个扶贫系统和贫困地区有着非常好的口碑,为中央企业做出了表率。”福建省长汀县县长马水清说:“中国石油万亩水保生态林是长汀县目前面积最大、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最好的项目,生态林与林业彩化、林下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油的责任与担当。”

  决战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这里有中国石油人的一份拼搏与坚持;未来,还会有石油人的执着与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电话:010-62094114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523205 | 编辑信箱:news@vip.oil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