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转观念 勇担当 高质量 创一流 着力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

CPECC广东石化项目部以EPC管控提质增效侧记

精益管理激活项目新动能

  如果把工程项目比喻成人体,那么决策是心脏,EPC(设计、采购、施工)是人体组织,人力资源是骨髓。在广东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中,工程建设公司(CPECC)广东石化项目部通过激活EPC“人体组织”,达到“提质增效”目的。截至12月22日,广东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炼油区已完成工程总进度的90%,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机械竣工”目标。

  决策:流通“提质”血液

  从宏观形势看,近几年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低端产品供给过剩,盈利空间小;另一方面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

  从市场变局看,低端产品成本下不来、价格上不去,粗放式增长难以为继。

  从企业战略看,油气工程建设企业的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紧要关头。提质增效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其关键要素就是创新。

  为此,项目部面对原材料涨幅超过30%、业主概算定价低、疫情限制人员流动等问题,着力将提质增效工作与EPC无缝对接。

  EPC模式既可避免设计与施工脱节,又可加强采购与施工的紧密联系,确保工程建设合理交叉、动态连续、缩短周期。其最大优势是三者之间相互衔接、互为因果,缩短工期,掌控费用,为实现更好效益提供支撑。

  创新:激活“六化”动能

  如何通过创新,让设计活起来、采购快起来、施工跑起来、资金省下来?为此,项目部推进“六化”提档升级,由传统设计施工作业方式向现代化规模生产方式转变。

  标准化设计。推动各设计单位标准化设计,统一设计平台、设计基础、材料编码等,为工厂化预制和模块化施工奠定了基础。

  规模化采购。今年,面对原材料疯涨,项目采购节资率达到了提质增效要求的10%目标。其中60天交付4万台阀门,1个月非标设备交付超过200台/套。

  工厂化预制。现场预制与外部制造同时发力,减少现场施工量。钢结构框架、管廊、平台、梯子实现工厂化预制率100%;工艺管道预制深度达到60%以上;塔器容器设备分整体和分段预制,工厂化预制率100%。

  模块化建设。加热炉主体模块化施工率100%;塔器等非现场组焊立式设备,100%实行就地“穿衣戴帽”整体吊装;设备框架、管廊等钢结构分块安装达到80%以上;小型动静设备模橇块施工率100%。

  信息化管理。实行设计、采购、施工、进度、成本等信息化管理,与业主单位、分供商管理平台深度融合,实现数据线上交互、信息共享。

  数字化交付。配合设计院提交资料和数据,确保项目实现数字化集成设计、数字化交付,28个主项已提交SPPID图纸,由设计方建模已完成50%。

  纳才:优化“造血”功能

  众所周知,人力过剩,项目成本就会升高;人力短缺,项目“贫血”,运行就会失常。为此,项目部依据轻重缓急增减人数。

  招聘。注重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直接招聘复合型人才,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当地雇员则承担对口工作,让专业人才干专业的事,从烦琐事务中解放出来。通过培训,使各部人员“精通一项专业、熟悉一项专业、了解一项专业”。

  挖潜。根据工程进展调配内部员工,创建精干高效团队,将人力资源潜能最大化释放。通过增强“优胜劣汰”意识,开展月度优秀员工、项目经理评比,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管控。依据不同阶段,灵活调剂人员,减少用人规模,降低用工成本。如:工程前期以土建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中期以工艺安装专业为主,退出或转岗土建人员;后期以电气仪表为主,适量减少其他专业人员。

  优化。优化用工模式,加大属地化使用比例,精简合并部分岗位职能,总包商与承包商一体化办公,统筹调配HSE人员,减少重复配置。通过易岗易薪、减少外出培训、引入倒休机制、严控加班加点等措施,降低了人工成本。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电话:010-62094114 |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523205 | 编辑信箱:news@vip.oil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