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您当前的位置 : 石油人物

  “投身脱贫攻坚,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任务,更是一项宏伟事业,我们不仅要做见证者,更应成为践行者。我要为马催村扶贫,努力当好脱贫攻坚战场上中国石油力量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范金娜

  【同事眼中的范金娜】

  “范金娜作为阳江市唯一一名女驻村第一书记,扎根马催村5年来,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付出,带领我们改变了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阳春市圭岗镇马催村党支部书记 潘朝伟

  4月19日,广东省委印发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征求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并要求做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远在阳春市圭岗镇马催村被称为“最美第一书记”的范金娜,面对即将结束的5年扶贫生活,内心充满着深深的眷念和不舍。

  从主动请缨到马催村扶贫,到驻村期满后毅然决定留下来。5年来,范金娜日夜奔忙、尽心竭力,全心全意为马催村扶贫,倾情倾力为老百姓服务,只为完成贫困山村的美丽蜕变。

  我见过最有毅力的第一书记

  2016年3月,中国石油广州培训中心接到赴马催村扶贫的任务,这是个广东省西部的偏远小山村,属于典型的山区地貌,种植业规模化发展受到较大制约。范金娜主动向组织请缨:“我愿意去马催村扶贫,为群众做些实事。”

  两个月后,经过组织批准,范金娜如愿来到位于阳春市圭岗镇东南方的马催村。这个小山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2016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54户128人,人多地少、基础设施差、发展能力薄弱,范金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刚到马催村,她就带领几位扶贫队员“进百家、访千户”,深入基层群众间“听民声、解民忧”,沉下身子到田间地头“摸实情、出实招”,全身心投入到马催村的扶贫工作中,从村委日常工作到谋划产业扶贫,始终做到亲力亲为。

  正是在她几年来的坚守和带领下,2019年马催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1.39万元,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扶贫工作在政府考核中年年被评为“优秀”,马催村还荣获扶贫攻坚市级先进集体,范金娜还被评为省级扶贫攻坚优秀个人,她以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果兑现了自己当初对村民的庄严承诺。

  2019年4月,驻村满3年的范金娜圆满完成了扶贫任务,可以按期回到本职工作。她内心深深惦念着马催村的老百姓和未来发展。地方政府、村“两委”和贫困户们听说后也不让她走,中心党委征求她的意见,她坚定地说:“我要留下来!”就连当初听闻来了位“女书记”表示担心的村干部,提起范金娜也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她是我见过最有毅力的第一书记!”

  一粒粒脱贫致富的种子落地生根

  脱贫攻坚既要有愚公移山的志向、精卫填海的毅力,更要有因地制宜的措施。马催村遍布小鱼塘,养鱼是马催村的特色,也是村民们的重要生计来源,如何发展养殖产业是她思索的问题。

  马催村临山而立、山溪汇流,很多村民在房前屋后都开挖了小鱼塘,10~40平方米大小不等,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山泉水入塘形成活水循环养殖鲩鱼。由于马催村山泉水质清纯,加上鱼苗以天然饲料为食,鲩鱼的肉质紧致、香滑鲜甜,是纯天然的绿色环保食品,村民把这种用山泉水养殖的鱼统称为“氹仔鱼”,虽然深受周边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养殖效益并不高。

  范金娜详细分析“氹仔鱼”养殖的瓶颈问题和市场前景,提出要将“氹仔鱼”养殖作为“带贫益贫”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走规模化养殖的道路。在广州培训中心的对口支持下,通过投入资金修缮水塘、购置现代化养殖设备、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指导等措施,引导广大养殖户转变养殖观念、升级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效益,逐步实现“氹仔鱼”产业化、规模化养殖。村里统一规划管理60亩“氹仔鱼”鱼塘,80多户人家养殖,每户年收入增加近5万元。

  一塘塘“氹仔鱼”,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范金娜说:“扶贫工作既要有长效,也要让贫困户们看到眼前的收获。”在“氹仔鱼”规模化养殖已经初见成效后,她又深入研究新兴产业推广应用的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建起了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率约为8%,村民人均年收入提升到1.6万元以上。她申请广州培训中心的帮扶资金,为村集体经济投入100万元入股水电站,实现由单纯的“输血”向“造血”转变,为长久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

  “你能想象有些贫困户住着危房,一个月花销不超过100元钱吗?”范金娜说。看到马催村贫穷落后的状况,她的内心充满着对这个贫困山村的惦念,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

  刚到马催村,经过深入群众走访调研,范金娜认为整顿村里涣散局面、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整治村里的村容村貌,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她带领扶贫队员请教相关部门专家,牵头制定了村里的规划建设方案和整改重点计划,申请广州培训中心先后投入96万元,开展了村道建设、党建学习活动场所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经过规划建设和深度整改,昔日贫穷混乱的村容村貌彻底改善,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也有明显改观,马催村更是率先在圭岗镇实现“村村通”硬底化工程,为农副产品顺利出山疏通了道路,也为村民创造了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如何实现长久稳固脱贫的问题上,范金娜始终认为:既要树立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志向和信心,更要着力解决好贫困山村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最好的扶贫措施。实现智志双扶既是她对扶贫工作的更高追求,也是她给自己定下的重要目标。驻村扶贫以来,范金娜为了贫困家庭学习教育问题不知疲倦、前后奔波,累计资助贫困家庭义务教育学生272人次、高等教育学生28人次,共计发放助学金21.6万元,并为马催村筹集了50万元教育基金。范金娜说:“我很欣慰,我驻村期间,马催村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被动辍学。”

  经过范金娜和其他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如今的马催村已经今非昔比:崎岖泥泞的山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平坦的“硬底路”;贫困户年久失修的泥砖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地基稳固的砖房;混乱不堪、贫穷落后的村容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井井有条和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电话:010-62094114 |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523205 | 编辑信箱:news@vip.oil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