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您当前的位置 : 综述·分析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能源强国调研纵深行

历经60余年的发展,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依旧潜力巨大、青春焕发,在这片资源热土上不断攀登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高峰,请看——
隆起大气西南新高地

  截至5月20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162.2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过去3年里,西南油气田致力于寻找大场面、建设大气田,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三驾马车”齐发力,创造了中国天然气领域增储上产的最快速度。在迈向中国第一大气区的建设过程中,西南油气田产量能否继续增长,增速能否持续稳定,如何保证高质量发展?记者走进西南油气田,探寻这块资源盆地上的“青春华章”。

  产量继续增长的势能在哪里?

  “天府巍峨,盆地广阔。蓄珍聚宝之盆,卧虎藏龙之地。”“巴蜀鬼才”魏明伦的《降龙伏虎赋》,仅寥寥数语就勾勒出四川盆地丰沃的资源禀赋。

  从1958年产出天然气算起,西南油气田在这片沃土上已深耕60余载。2006年,西南油气田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2019年油气当量迈上2000万吨,2022年油气当量跨越3000万吨。在产量箭头上扬的过程中,西南油气田实现千万吨油气当量跨级的时间不断缩短,时间从48年到13年再到短短3年。

  快速开发的背后,西南油气田的产量能否继续增长,开创油气上产新局面?

  历史厚度增强了发展的锐气。这里是我国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自贡燊海井在此开掘。这里是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的战场,结束了西南无油的历史。这里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大气田——威远气田,开启了四川石油人寻找大气田的探索之路。回顾历史长河,这里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夺气上产的号角还将继续吹响。

  资源丰度奠定了增长的底气。资料显示,四川盆地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38.84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有18.3%,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最具潜力的盆地。当前,西南油气田逐步形成了常规气稳步增产、页岩气规模上产、致密气效益建产的良好局面,发现我国最大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龙王庙组气藏,建成我国首个年产量超百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新增探明储量连续高速增长,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西南油气田的下一个产量跨级跳跃指日可待。

  地层深度彰显了探索的勇气。2月13日,位于四川绵阳的蓬深6井顺利完钻并成功固井,井深达到9026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堪称“地下珠峰”。此外,西南油气田8000米以深的井还有7口。西南油气田在超深层屡获突破,引领超深层工程技术的进步,也将开辟增产上产的新领域。

  增速稳定提升的“活水”在哪里?

  西南油气田在高速增长的势头下,立足四川盆地资源,计划2023年产气量跨越400亿立方米,2025年天然气产量达到500亿立方米,自我加压继续加快上产节奏。

  将储量转化为产量,让产量实现效益,并非易事。“四川盆地海陆两相气藏普遍具有‘三多、三高、三低’的特征,越往深处开发难度越大。”“油气田开发有周期,含水气田要治水,老气田要挖潜,稳产保效压力大。”“页岩气开发的第一步就要找到区域甜点中的‘铂金靶体’,在投产后产量递减快,需要不断钻探新井以补充产能。”

  面对新区勘探难度不断增加,老区开发周期日益缩短,非常规资源获取难度持续加大,西南油气田要如何继续保障产量平稳增长?

  突围,向从未涉足的领域挺进,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快速发展之路。

  突破传统找油理论的桎梏。西南油气田立足“常非兼顾、油气并举”勘探思路,改变在构造圈闭里找油气的观念,将岩性圈闭、岩性构造圈闭作为勘探新领域。在集团公司风险勘探机制的护航下,西南油气田大胆假设、勇敢突围,高石1井、双探1井、大页1H井等“一字号”探井开辟了油气发现新天地。磨溪龙王庙组气藏、蓬莱气区、天府气区等纷纷亮相,新的增储上产领域接替有望。

  锻造复杂地层中寻油找气的利器。在西南油气田年产500亿立方米蓝图中,页岩气需达产240亿立方米,而其中70%以上的页岩气资源分布在埋藏更深的区块,构造条件与天然裂缝发育更复杂,对压裂技术、作业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西南油气田聚焦页岩气压裂工艺,创新攻关关键技术,形成川南页岩气压裂工艺2.0体系,有效解决了页岩气井套变、返排率高等问题,支撑未来年均新开钻页岩气井200余口的高指标开发任务。

  激发油气高效增产上产的潜能。西南油气田一改“技术条块分割、管理接力进行”的传统模式,让一体化思想贯穿天然气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研究、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迭代,量效并重、上下并行,最大限度延缓产能递减速度,在存量中寻求增量。

  西南油气田以思想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三招举措突围应战,涌动增储上产的澎湃动力,牢牢把握产量持续增长的主动权。

  如何实现高增速下的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技术与供应结构,能源企业全面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油气田的建设过程中,如何让高速发展有内涵、健康发展有保障,成为西南油气田当下不得不作答的思考题。

  面对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唯有“人”才能在万变中寻得应变之机,“要什么样的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2022年11月,西南油气田“英才计划”第4批青年人选名单公示,10名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成为重点培养对象,充实到油气田科技战略人才后备队伍中。目前,“英才”队伍已扩大到40人。西南油气田对“英才”进行“人才画像”,按照“一人一档”建立成长档案,全程跟踪培养。他们在项目组织、过程管理及成果申报上均有明显进步,逐步成长为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带头人。

  西南油气田利用博士后工作站的优势,多渠道选拔优秀博士毕业生,形成“引进一名博士后、突破一项技术难题、培育一批技术人才”的链式效应;通过对外发放“英雄帖”,实施“揭榜挂帅”制度,灵活引入高端领军人才,强化科技人才群体效能和集智倍增效应,博士青年人才占比创新高。

  面对“天然气上产、新能源发展”两大主业,西南油气田瞄准关键人群、关键能力,抓好技术骨干、经营能力提升、人才价值提升等专项培训工程,其中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培训从基础层、推进层、提升层、实战层4个层次展开,构建出“金字塔”形培训架构,为天然气与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储备人才队伍。

  未来,西南油气田人才队伍建设路线图已跃然纸上:到2025年,搭建结构合理、互为支持、互为促进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到2030年,全面形成标准化的人才评价与培养体系,构建完整的内外部人才发展地图。西南油气田正在以强大的人才优势,支撑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

  肩负保障能源安全、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使命,西南油气田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建设中国油气产业的“西南高地”中锚定“跨越400亿立方米、迈上新台阶”“上产500亿立方米、奋斗800亿立方米”目标,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当好“顶梁柱”、筑牢“压舱石”。(记者 余果林 通讯员 张寻)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094114 | 编辑信箱:news@vip.oil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