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您当前的位置 : 综述·分析

弘扬石油精神·探访挑战“极限环境”的石油人

走近高原运输人——天路架起生命线

  编者按

  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沙海,在山路崎岖的崇山峻岭,在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都少不了石油人的身影。他们在这些地方扎根,面向萧瑟荒凉、背对城市喧嚣,奋勇扛起油气保供重任,为国家经济输送“血液”,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依旧保持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起强大的团队力量,作出无愧于“能源保供‘顶梁柱’”的石油贡献。

  《企业文化》版推出“探访挑战‘极限环境’的石油人”系列报道,聚焦在艰苦地区苦干实干的石油员工,报道他们勇挑保供重担的石油责任、追求极致的“石油技艺”、甘于奉献的石油担当,通过一个个鲜活故事,弘扬石油精神。本期聚焦高原山路的运输人,讲述他们如何用实际行动诠释“拖不垮、打不烂的石油运输野战军”精神。敬请关注。

  地理环境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面积达120多万平方千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被称为“生命的禁区”。这里没有管道输送和铁路运输,阿里地区所有民生用油完全依靠公路配送。

  气候条件

  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恶劣,海拔高,气温低,紫外线强烈,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受西风急流影响,西藏大部分地区每年大风天数在30天以上,西部和北部高达100至160天。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在15摄氏度以上。西藏地区空气稀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气量仅为150至170克,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0%左右。

  “我们是党员,保证完成任务!”

  3月21日7时15分,运输公司西藏分公司6台满载柴油的油罐车从西藏拉萨油库出发,前往406公里以外的林芝市执行成品油配送任务。

  16年来,雪域高原上的石油运输人年复一年默默行驶在天路上,践行着石油人的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拖不垮、打不烂的石油运输野战军”精神。

高华均驾驶车辆执行油品配送任务。

  “高师傅,现在有个紧急任务,你来一趟配送中心吧。”2月14日19时,刚吃完晚饭的高华均接到了生产调度员的电话,匆忙赶往配送中心办公室。

  在配送中心,王伦涛和扎西顿珠两位驾驶员已经早早等候在办公室。“刚接到西藏阿里销售分公司的电话,藏历新年马上就要到了,节日出行、探亲访友等活动将会增多,民生用油需求骤升,阿里狮泉河油库库存告急。”总调度室副总调度长柴超说。

  “放心吧,我们是党员,保证完成任务!”3名驾驶员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立下了“军令状”。

  22时,3辆装满负20号柴油的罐车整齐地停放在停车场重车区,静静地守候在那里,等待送油指令。

  15日7时,拉萨的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此刻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12摄氏度。高华均和其他两名驾驶员、3名押运员提着棉被、拿着保温瓶早早来到停车场,设备员正在给3辆车进行“全身体检”。此次配送往返距离有3300多公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出发前,高华均和同事们备好了高原药品、氧气瓶、厚棉袄、食物等——这些都是高原跑长途运输的必备品。

  7时30分,培训、登记、体温测量完毕后,高华均绕着心爱的“座驾”转了几圈,用手摸摸轮胎气足不足、轮胎螺丝和轴头螺丝是否完好,站在车前目测车灯的亮度和照射方向。这个习惯他坚持了整整10年。

  晚上10时45分,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车队终于抵达了尼玛县。在这里,驾驶员和押运员简单吃了碗牛肉面,算是合并了午饭和晚饭。为了确保危化品特种车辆24小时安全,驾驶员和押运员按规定只能在车上住宿,此时车窗外的温度已降至零下16摄氏度。

  17日14时许,装载96吨柴油的车辆安全平稳驶入阿里狮泉河油库指定卸油区。15时许,稍作休整后的车队再次出发,朝着拉萨驶去……

  “有你们在,我们放心!”

赵希录检查车辆防冻液。

  “运输公司是什么样的单位,可信不可信啊?” 2007年,运输公司所属西藏分公司面向社会发布了驾驶员招聘信息,退伍后从事了7年驾驶工作的赵希录,带着疑问加入了运输公司这个“大家庭”,成为了一名油罐车驾驶员。他常说:“虽然转业了,但我还是一名‘运输兵’。”

  转眼间,48岁的赵希录在平凡的驾驶岗位上已经干了16年,简单重复的驾车、装卸油作业,不仅没有让他在时间的推移中对工作感到厌倦,而且还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只有个人干好岗位工作,才能助推企业发展。他坚守着这份使命,始终保持军人过硬的作风,时刻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跑过新藏线、青藏线等运行环境恶劣的线路,执行过墨竹工卡县山体滑坡、国家援助尼泊尔油品运输、金沙江堰塞湖抢险等重大保供配送任务。多年来,他数次被评选为分公司优秀驾驶员,获得过红旗车驾驶员等荣誉称号。

  2022年雨季里的一天,日喀则和平机场急需一车航空油料,这一趟的必经之路日喀则仁布县被泥石流冲毁了公路,需要从山南市海拔4000多米的羊湖绕行。羊湖虽然是风景区,但一路盘山而上,山大坡陡,道路窄、会车难,罕有半挂车行驶。赵希录听说此事后,主动请缨,要求执行此次配送任务。他说:“和平机场我送过油,他们那里没有储罐,如果不及时送油,飞机飞不了可是大事!”为了安全起见,配送中心主任押车。他们全程不敢耽搁,饿了就随便对付两口大饼,累了就利用停车间隙闭目养神,行驶了20多个小时后,终于在和平机场断油前将油品及时送达。和平机场负责人得到消息赶到现场,握着他们的手说:“原本我还担心是不是要路通了这车油才能送来,没想到你们竟然绕路来了!有你们在,我们放心!”

  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

李生杰检查加油设备情况。

  1月17日19时50分许,西藏林芝市米林县派镇至墨脱公路多雄拉隧道出口(墨脱方向)发生雪崩事故。当地政府立即启动雪崩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政府各类抢险救援车辆全部进入派镇,开展道路抢险救援。

  “请调派一台小额配送车辆前往受灾地点,为抢险救援车辆提供油品保障。”当天23时,运输公司西藏分公司接到西藏销售公司打来的电话。

  紧要关头,石油运输人挺身而出。“李生杰,请立即到配送中心,前往西藏林芝市米林县派镇。”总调度室副总调度长柴超拨通了李生杰的电话。分公司立即启动油品配送应急预案,抽调他这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驾驶员执行此次配送任务。

  “出发!”18日凌晨1时,李生杰驾驶满载7000升柴油的小额配送车辆从分公司驻地出发,向600公里外的事故发生地挺进。

  “时间紧任务重,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能早一分钟到达事故现场,就能带给被困人员多一分希望。”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李生杰说。10时30分,当油罐车行驶至海拔4500米的米林县派墨公路时,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路上的积雪厚度达到50多厘米,油罐车即使安装了防滑链也极易打滑。李生杰和随行押运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遇到这种天气,视线差是对安全驾驶最大的挑战。”李生杰随即打开双闪、降低车速,一边紧握方向盘,一边盯着前方路况小心驾驶。

  连夜赶路,终于到达。还没来得及吃口饭,李生杰就立即下车配合救援队,一手紧拉加油管线,一手稳持加油枪为救灾车辆进行油品加注。

  “报告总调度室,我们已顺利到达救援现场,现在正在卸油。”11时15分,李生杰向调度室报告情况。

  员工心声

  运输公司西藏分公司驾驶员马靖

  我常年在青藏线、川藏线、新藏线执行油品长途配送任务。在西藏运输危化品困难重重,恶劣的气候条件和道路条件对于我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在驾驶过程中,我需要特别注意道路情况以及高海拔对身体的影响,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确保完成每一趟运输任务。在西藏跑长途,途中多为无人区,有时候几百公里才会经过一个小县城,风餐露宿是我们的常态,高原缺氧是我们的日常,气罐车就是我们的小家。这几年坚持下来虽然很苦,但作为石油运输人,能为藏区人民送去温暖,我感到骄傲!车轮下是我们当初选择的路,是我们热爱的路。每天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保证每一车油品安全送达,平平安安地出车,安安全全地回家。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094114 | 编辑信箱:news@vip.oil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