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您当前的位置 : 管理•人才

  “技术是我的专长,也是我的热爱。我希望能在技术开发的路上专心致志走下去,努力成为一名行业专家。”3月30日,在寰球公司“乙烯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总结汇报会上,劳动模范李春燕发表感言。作为北京公司培养的青年设计专家,她去年获评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并入选集团公司“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采访中,她多次表达,自己的信心和底气来源于对科研的热忱,而背后更重要的安全感则来源于——公司给无数像她一样致力于科研设计的工程师们搭建的一条成长之梯。

  畅通“三序列” 让有为者更有位

  “寰球北京公司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企业,围绕如何最大化发挥‘人的价值’,我们将人才强企工程与三项制度改革相结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这个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工会主席周伟表示。

  在寰球北京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于力的办公桌上常年铺着一张A1图纸。这是一张画满了集团公司、寰球公司、北京公司职等职级通道序列的大图。沿着这张大图看下去,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项目管理三个序列中都包含多个层级,纵向发展可实现晋升,横向调动可实现对等转换,员工的成长路径纵横交叉,可选择性非常丰富。

  2022年,这个公司修订《工程类项目经理聘任及上岗管理规定》,56名项目经理定级聘任上岗,23名项目经理获得了任职资格审批。“先定级,再聘任。当前项目执行情况关乎今后项目的聘任,这对于项目经理来说,有军功章的诱惑,也有军令状的压力,不可能一劳永逸。”项目经理刘建国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是这个制度的受益人之一。2023年年初,他因在过往项目中表现突出,被高聘为特级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巴斯夫乙烯装置。在他之前,3位特级项目经理因为在塔里木乙烷制乙烯、天津南港LNG及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中的“硬核”成绩而大受好评,后来晋升为寰球北京公司的总经理助理。

  同样,随着改革的推进,专业技术序列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5年来,这个公司已累计聘任专业首席和主任工程师59人。

  优化激励机制 让善作者更有得

  如果说职业通道的建设为员工谋划了“看得见的未来”,那么,当期的薪酬激励则为员工创造了“摸得着的现在”。“技术是先导,市场是源泉,项目是核心。我们瞄准这3个点,积极回应员工关切,优化薪酬绩效激励机制,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激发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寰球北京公司总经理张学恭表示。

  2022年修编的《绩效奖管理办法》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该办法通过项目绩效奖与合同额及人工时脱钩,为类型相似、体量相同的项目设置固定的奖金额度,避免了因项目肥瘦、人工时长短导致的分配悬殊,在提升绩效分配导向性、合理性的同时,促进了项目高效执行。

  投标报价工作是公司赢得项目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经营的积极性,公司对原来投标报价奖金分配中的记奖方式、分配模式进行了调整,让投标报价奖金分配更加科学合理。

  科研作为“发展引擎”,多层次的科技创效奖励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积极向集团公司和中油工程申请科技转化创效成果奖励,同时在公司内部制定了多项科技激励措施。”公司QHSE与技术管理部副主任王喜全介绍。这些措施包括为技术开发项目设立项目过程绩效奖励,为年度绩效考核优异的技术开发项目经理设立年度突出绩效奖,评选技术开发优秀个人并在评优奖励、晋升、培训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等。

  完善“生聚理用” 让成长者路更宽

  入职寰球公司两年多的时间里,研究生毕业的魏丹琛已获得“优秀新人”“优秀共青团员”等奖励5次,这给了他满满的信心。

  新人培养是源头工程。寰球北京公司经过大力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入职员工3年跟踪培养实施方案。针对2022年新入职的23名新员工,公司为每人建立了“量身定制”的跟踪培养档案,让员工赴多单位多岗位训练,同时配备双导师43名。在培训、培养、锻炼的闭环下,无数像魏丹琛一样的新人从校园人转变为企业人、职业人,成长为企业的未来之星。

  对骨干、中层人才的培养,是为企业打造顶梁柱。公司注重多岗位培养专业人才,每年跨专业交流轮岗近20人次,5人已经入选集团公司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敞开大门、精准猎聘优秀社会化人才是北京公司优化人力资源、应对高生产负荷的有效举措。王二东、霍立芳曾就职于行业知名的民营工程公司,是工艺设计的行家里手。去年入职寰球北京公司后开始承担巴斯夫乙烯等多个项目的工艺设计工作。“公司有多个高端项目在手,对我们来说这是难得的机遇。”他们表示。

  2022年至今,公司已经招聘62名社会化人才,为多个重点项目及时补充“成手”。公司还建立了拥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同行业知名企业70余名专家的“在线专家”库,“在线专家”们可通过在线问诊或特邀来访等方式,助力解决公司核心技术研发与经营管理难题。

  多管齐下的改革举措,在各条战线激发了员工的热情与动能。2022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超额完成奋斗目标,百元收入成本实现“三连降”,人均创利喜获“三连升”,高质量完成多项重大工程建设。(记者 王利 通讯员 卢书培)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094114 | 编辑信箱:news@vip.oil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