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您当前的位置 : 走进一线

  讲述人:齐韦林(吐哈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采油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操作难题】吐哈油田提供气举技术服务的哈萨克斯坦让那若尔、肯基亚克、北特鲁瓦三大油田均为碳酸盐岩油藏,压裂是其主要的储层增产措施,决定着油田增产的关键。常规压裂投产作业程序主要分为压裂、作业液返排和更换生产管柱三个步骤,压裂液返排率低、返排时间长,多次作业会带来严重的储层二次污染,降低了压裂效果。油井恢复产量周期长达1至2个月,部分井甚至无法恢复产量,亟须压裂、排液及气举生产一体化技术。另一方面,气举排水已成为气井重要的排液手段,但常规气举管柱无法满足带压作业的要求。

  【破解方法】技术人员首先从结构设计、加工工艺、材料优选等方面对气举工作筒、气举阀改进升级。气举工作筒采用整体锻造代替分体设计,消除了危险焊面,等效应力减小50%。硫化氢环境中应力腐蚀减小,保证了结构安全;气举阀通过对波纹管结构、密封形式及盘根材质的优化,提高了气举阀的整体承压。其次,采用三维仿真设计对筒体、阀、造斜器进行一体化设计,使三者的配合尺寸达到最优,保证了投捞准确度和成功率。技术升级后,将常规气举管柱的整体承压从35兆帕提高到70兆帕,管柱寿命达10年以上,满足了酸化、压裂等作业的工艺需求,同时适应硫化氢等腐蚀环境。最后,多级气举阀与多级破裂盘相结合,满足了带压入井的要求。多功能一体化气举完井技术让不动管柱进行压裂、气举、投捞、带压等多种作业成为可能。

  【应用效果】2011年至今,多功能一体化气举完井管柱及配套工具在哈萨克斯坦累计应用460余井次,为油田增产原油216万吨。2019年至今,多功能一体化气举完井管柱在西南页岩气领域应用70口井,成功恢复气井自喷生产,满足了不同产液量条件下的排液需求。(安凤霞 整理)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094114 | 编辑信箱:news@vip.oil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