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您当前的位置 : 观点·评论

  “十四五”期间我国进入了以降碳、去碳及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公益性地质工作处于化石能源上游的一端。在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是指中央财政投入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勘查,其旨在获得可向社会公开的地质资料及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资源量、经济可采储量等数据。在工作流程上,公益性地质调查仅仅是化石能源、放射性能源和地热能源等商业开发的基础。

  在“双碳”目标下,化石能源公益性地质工作亟须调整、转型。化石能源公益性地质工作与企业的上游商业性经营极具相关性,应鼓励公益性地质调查与企业的商业性地质勘探开发密切结合。在公益性地质工作中,研究人员应关注以下问题。例如,在东部老油区,应积极关注油田的挖潜上储、降碳增效,关注聚合物驱环保以及渤海海上新近系上部明化镇组油层注水采油的安全性等问题。在中西部地区,化石能源公益性地质人员应加强四川盆地等天然气田页岩气开发井衰减后的储层绿色再改造问题研究,加强四川和鄂尔多斯等油气盆地之外的区域性页岩气勘查和绿色且有利润可采性研究。具体来说,油气资源丰富的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底面附近、结晶基底顶面之上的褶皱层中成烃、成藏及资源潜力大,是开发重点目的层之一,该层的资源评价等实践也亟须再突破,亟须与公益性、区域性地质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此外,地热能与油气藏关系密切,油气田大多含有资源量不等的地热能、铀矿资源等,但地热等富集盆地却多不赋存油气资源,对于基础性、公益性化石能源地质研究人员而言,研究和开发地热能、铀矿资源具有胜过油气公司的专业优势、资料优势和信息优势,可以大有作为。对于企业而言,此类问题因相关地质资料掌握不全,也需要公益性地质研究单位的介入。

  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生态服务以及网络信息等将成为低碳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发达国家,已少有公益性地质调查、勘查等,大学等所承担的基础性地质研究经费多源自私人或财团法人。美国各州上世纪20年代经济大萧条前后即已陆续停止了财政负担的区域地质中大比例尺 “填图扫面”。目前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的公益性工作主要是大数据分析研究,构建监测分析与预测框架(EarthMAP)等;英国地质调查局(BGS)主体工作已从调查、监测转移到了定量预测、预报和建模等,基于大数据分析研究构建环境模拟平台(EMP)。未来我国的地质研究也有可能从以野外路线调查或配以重型山地工程的勘查为主,转向大数据综合分析研究。在地质学的基础研究领域,也应注意其与天文学等学科的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强化火星等地外“地质”研究。(作者为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博士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电话:010-62094114 |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523205 | 编辑信箱:news@vip.oil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