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准潜力点 闯出增效路 |
——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集输大队挖潜提效侧记 |  |

|
隋泠泉 王丽莉 黄艳
今年年初以来,面对全年处理液量增长22万立方米、运行成本压缩30万元这对“剪刀差”。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集输大队聚焦低成本运行主调,精算账、细挖潜,以管理提升促进提质增效,并取得良好成效,1月综合成本单耗、输油单耗同比分别下降5%、7%。
“通过调整运行参数,把原来同时运行的两台注水泵优化为交替运行,实现节电10%。”2月10日,高升采油厂集输大队大队长杨明,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雷一注水站管理挖潜新成果。
牵住“牛鼻子”填补成本缺口
该集输大队作为高升采油厂599口油水井的脱水、稀油注水、稠油锅炉注汽用水的枢纽,2023年进液量预计增加10%,但厂里下达的运行成本指标同比压缩6%。
“这一增一减,倒逼我们通过管理挖潜来平衡成本缺口。”副大队长惠晓永说。年初以来,他们持续查找生产中的成本“出血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强管理措施,打造提质增效价值创造“精进版”,实现生产过程最优化。
药剂费用是集输系统污水处理主要成本之一。该大队从提升药剂效果上入手,根据深入分析往年生产运行数据,优化调整污水处理药剂使用效果。
燃料费也是该大队运行成本的大头。该大队管辖的高一联有7台天然气锅炉,以前都是按照同一温度长时间连续加热运行。今年,该大队根据锅炉内热水的具体用途,区分为油井洗井、捞油、作业3个类型,分别设定最低运行温度,油井洗井罐、捞油罐调整为白天烘炉、夜间分批次延时点炉,作业洗井罐实施全天停炉,日均减少用气550立方米。
让设备始终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该大队拥有外输泵、注水泵、底水泵等耗电设备160多台套,电费约占运行成本的50%。“要控降电费,必须让设备处于最经济的运行状态。”副大队长张恒星说。
为了提高设备“健康指数”,该大队实施大型关键设备领导班子承包制,每月对承包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对设备运行状况系统排查,带头整改重点问题和隐患,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该大队还利用培训、班前会督促岗位员工对现场设施设备要做到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年限,降低设备故障频率。
设备低成本运行,既要提升设备状态,也要优化运行方式。“3号注水泵单耗比上一个班多0.3千瓦时/立方米。”2月10日下午下班前,雷一注水站当班员工向站长周文勇汇报当天站里的设备运行情况。
为实现精细管理,该站将注水泵机组单耗、注水站单耗从每月计算一次细化为每天计算一次,并根据参数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注水系统效率每月计算、分析一次,实现注水系统效率、柱塞泵效率“双提升”。
该大队将机泵运行电流、电热带启停条件和运行温度、照明用灯开启时间等时间节点参数设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实现指标控制从以前“保持在合理区间”精确到“具体操作数值”,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建立成本管控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在深化提质增效过程中,该大队通过建立费用预警机制、成本管控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单耗管控模板,建立起管理挖潜的长效机制。
建立成本预警管理机制。该大队对电费、材料费、运输费等实施预警管理,每月开展同比及环比对标分析,对靠近临界点的费用查找原因,立即整改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坚决杜绝成本超标。
建立成本管控激励约束机制。将大队运行成本指标分解到每个站、每个班组和岗位员工,对实现成本节约的员工及时进行奖励,对超额的按比例扣罚,凝聚全员降本增效的合力。今年1月,该大队雷一注员工于久杰通过修旧利废为大队节约4000元,获得200元奖励。
制订模板科学管控单耗。该大队将联合站、注水站各系统的单耗管理工作细分至每台设备、每个流程,梳理总结出“管网工艺、设备工况、计量仪表精准、参数控制、人员操作”五大类、27项影响因素,编制《单耗影响因素分析模板》,指导员工分析调控。“有了这个模板,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参数一目了然。”高一联合站队长杨晨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