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描“破茧” 促稠油“蝶变” |
——大港油田沈家铺油田稠油开发攻关侧记 |  |
 技术人员对沈家铺油田高精度油藏描述进行研讨。
|
□ 王学立
在油田开发后期产量递减的不利开发形势下,大港油田沈家铺油田以高精度精细油藏描述关键技术创新为引领,在高精度、高灵敏、高精描上下功夫,破解老油田开发稳产顽疾。截至2月16日,沈家铺油田实现油升水降、自然递减同比下降2.52%,水驱控制程度、双多项受益率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提升。
小微地质体精雕细琢提产能
沈家铺开发区是大港油田稠油开发的典型代表,地层温度高、油水黏度比大和高地层水矿化度造成“千层饼状”储层平面上舌进水锥严重、纵向上单层突进明显,造成储量动用难、稳产上产难、效益难突破,成为困扰大港稠油油田提高平面及层间油层动用程度、深度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
大港南部油田对现有地震资料进行挖潜,总结应用高精度融合处理方法等5项地震老资料挖潜处理特色技术,技术人员精细地层对比、重新落实构造,对小微地质体深度开展高精度油藏描述,创新应用多源信息深度融合高分辨率地震反演等方法,实现多元信息深度融合小微地质体精细雕刻以及米级断层和渗流场共控下的千吨级剩余油精准表征。
该油田通过高精度油藏描述解决小断层、小构造和剩余油精准表征的难题,创新薄砂体精细识别、小砂体精细预测与刻画,独创砂泥岩薄互层单砂体交叉判别技术,开展微构造、微构型控制下微砂体集合交叉重叠潜力判别。技术人员瞄准中浅层优质高效储量,在孔西断层上升盘拓展出家35-56“小而肥”优质高效储量井区,家35-54、家32-46等4口新井投产,家35-56首个储量拓展区日产能力达82.6吨,建成采油厂首个50吨新区块。
智能化高精油描预警系统提水驱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与采油三厂联合攻关,规模开展稠油智能化预警系统+智能化分层调剖技术创新,破解稠油难采储量动用难、动用差、效益低等水驱开发平面及层间矛盾技术难题,实现立体化“组合拳”提高水驱采收率。
技术人员依托油水井上游信息化系统,根据油藏水驱特征、含水—采出程度等曲线建立智能化预警分析系统,官18区块水驱控制程度同比提高5.2%。优选波码智能分注和内镀渗钨+内外镀渗钨防腐管柱,创新井口自控装置与井下智能配水器联动,实现作业全过程、注水全过程可视化;家29-12井开展智能化水嘴几何构型+智能化分层调剖试验,实现交联聚合物凝胶+表活剂复合调驱体系的多层系、低剪切、大排量注入,注水压力增加5.5兆帕。
基于相控表征差异化注水提动用
沈家铺油田油藏渗流场无因次渗流规律,采取基于相控表征的“注水+”“水驱+气驱”立体化精细油藏描述特色技术,成功破解稠油水驱效率低、动用低、效益低等开发技术瓶颈,自然递减同比下降2.52%。
技术人员在构造中部主河道沉积相带砂体构型单元内采取中注边采+点弱面强的“变强度”式注水,建立与水驱规律一致的驱替体系;次河道沉积相带采用注表面活性剂+注采调配+优化渗流等“变周期”驱替式注水;构造边部河道沉积相带运用注水吞吐+自渗自吸“变方向”注采方式,实现独立封闭“土豆型”小规模砂体“自给自足”,水驱控制程度和双多项受益率分别提高2.6%和3.2%;试验深部调驱+二氧化碳驱组合驱替,14口井均取得显著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