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全球氢能技术创新趋势
    中国石油集团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中心陈霁 司云波

    1月10日,国际能源署(IEA)和欧洲专利局(EPO)联合发布《实现清洁能源未来的氢能专利分析》报告。

    欧洲、日本在现阶段全球氢能技术创新中占主导地位,中国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2011~2020年,制氢专利申请量占氢能专利总量的半数,其余为氢能储运以及终端应用。欧盟、日本专利申请量分别占总数的28%和24%,且在氢能价值链的各技术环节优势明显,是全球氢能专利申请量的领导者。

    制氢领域,电解技术快速发展。从2011~2020年制氢技术专利申请布局来看,创新方向已从传统的碳密集型技术明显转向了具有脱碳潜力的新兴技术。2020年,新兴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占总数80%,其增长主要受电解技术创新发展驱动。中国在制氢领域专利申请总量很少,但在制造业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主要投资到便宜的碱性电解槽技术,该技术较为成熟,但未来改进潜力较小。

    储运领域,氢基燃料创新动力不足。氢基氨/甲醇技术的专利申请量的高峰期在2001~2010年。在此期间,市场关注氢基燃料技术,其创新主要由欧洲从事化石燃料的制氢公司推动。其他氢基燃料(如航空合成煤油或合成甲烷)的进步也主要是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向。

    在氢基燃料储运其他领域,氢能长距离运输技术的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液态有机烃的专利申请量复合平均增长率为12.5%,氨裂解专利申请量的复合增长率为7.8%,但这些专利仅占氢能专利的少数,且半数来自科研机构,尚不能商业化。

    终端应用领域,交通运输创新速度最快。交通运输专利申请量的迅猛增长主要是由燃料电池汽车创新推动,还有少量来源于短途航空应用技术(以无人机为主)。这些领域的专利活动主要由日本和韩国汽车公司主导,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创新产生协同效应。

    氢冶金技术专利自2014年持续下降后,2017年开始反弹。2011~2020年,近40%的专利申请人都集中在少数钢铁生产商和设备供应商,主要是欧洲公司,其在将氢直接还原炼铁和熔融还原炼铁等先进技术集成到新一代生产设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选编自2月3日发布的《石油情报》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