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产改”聚合力 |
———吉林油田大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侧记 |  |
 全国劳模李彩云(右二)、杜海峰(左二)与员工一同改进生产工具。
|
王珊珊
“过去外委治理一个漏点需要花3500元。现在有了我们自己研发的胶圈,37元就能搞定!”2月3日,吉林油田公司乾安采油厂创新创效工作站站长鞠岳军治理抽油机减速箱漏油问题时说。据他介绍,由于吉林油田不断为员工搭建创新创效平台,自工作站成立7年来,已累计创效超1.02亿元。
今年年初以来,吉林油田公司深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断助力员工成长成才,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为企业发展凝聚起坚实力量。
全员参与创新
构建全新创效格局
“政策、资金、场地、人员,油田公司都给到位了,咱们只管放心大胆创新创效。多创效就能多得奖金,大家都争着抢着学技术、搞创新!”说起这些,鞠岳军一脸喜悦。
吉林油田有60多年开发历史,面对资源劣质化带来的发展压力,这个油田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激励技术工人发挥聪明才智,先后建成17个创新创效工作站和8个劳模工作室,成立40余个创新研发小组,定期对群众创新成果进行评审表彰,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重奖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个人,构建形成了全员创新创效大格局。
东北冬季严寒,取样、憋压等常规操作都会因井口闸门冻凝而无法正常完成。吉林油田新民采油厂创新创效工作站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款防冻凝的多功能井口装置。该装置被列入吉林油田公司科研项目推广计划,现已在公司1400口井安装,累计创效382万元。
从提升两倍更换作业效率的注水井阀门更换装置,到钻杆打孔速度升至75%的滑道式地锚机背架,再到实现节电30%以上的抽油机自动调速节能装置……如今,在吉林油田千里油区,一线工人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创新创效“明星”接连涌现。
2022年,吉林油田公司工会组织开展首届“创新杯”大赛。大赛以解决生产难题、培育创新人才、实现自主创新、助力本质扭亏为出发点。截至2022年11月底,共推广应用创新成果303项,创效超万元。
听民意解难题
畅通民主管理渠道
吉林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区域遍布吉林省37个市县区,员工近4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庭”。
为全方位保障员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着力解决基层员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吉林油田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认真开展员工代表巡查活动,并不断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健全员工诉求表达机制。
今年,吉林油田公司第五届五次员工代表大会共征集提案108件,正式立案102件。提案工作委员会根据内容,分别送交公司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同承办,其中100件已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吉林油田工会还通过开通民主管理征求意见箱、设立员工代表接待日、组织召开“听民声、解民意、创效益、促和谐”座谈会等方式,及时答复和落实员工意见与建议226条。
“建议成立小修作业服务公司,实行集中化和专业化管理,实现规模效益”“建议加快建成英台致密气效益动用示范区,逐步推广到其他致密气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深入人心,有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越来越多的员工结合本职工作,为油田发展献计献策。
为了让干部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吉林油田在节日期间积极组织慰问活动,2022年已慰问员工6.8万人次,慰问金额近千万元。同时,吉林油田还通过定点帮扶县、对口支援地区、中国社会扶贫网等预采购消费扶贫产品渠道,采购员工节日福利和慰问品。既向员工传达了企业的关心关爱,又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了企业力量。
提升员工幸福感
聚焦基层所思所盼
“雨季穿普通雨靴开井容易触电,希望发放防电高压雨靴”“我们作业区生活用水缺乏,只有桶装水,能不能给打口浅水井”……只有更多地了解员工所想所盼,才能更好地为员工解忧纾困。
2022年以来,吉林油田公司将“员工家庭大走访活动”列为常态化工作之一,着力打造“厂领导、科级、站队级、班组”4个层面全覆盖的走访模式,密切与员工群众的联系。
新立采油厂是“四级大走访”先期试点单位,通过“大走访”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已与员工面对面沟通1849人次、入户1613户,现场解决实际问题68个。
让“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一直是吉林油田公司坚持践行的理念。据了解,2022年3月,吉林省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公司工会及时开展“同心抗疫,暖心帮扶”送温暖活动,筹措160余万元专项资金,帮扶慰问员工2000余名,全力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并为3.7万名在岗员工送去大米,切实做到了保大局、保生产、保民生。
开学季,吉林油田还积极延伸助学链条,创新实施了“一起向未来·励志自强奖学金计划”,激励困难员工子女更好地完成学业,回报家庭、回报社会。截至目前,共资助贫困学生258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