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强化地质综合研究 |
东方物探助力华北油田勘探取得新突破 |
|  |
 华北分院保定清苑研究团队在讨论地质问题。
|
本报讯 (记者 谭晔 特约记者 贾晓凌 通讯员 赵堃 周赏) 1月下旬记者获悉,东方物探研究院华北分院紧密围绕华北油田勘探生产需求,持续强化地质综合研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助力华北油田老区勘探获得新突破。
华北分院按照华北油田勘探部署,聚焦巴彦河套盆地40年油气勘探未获突破的地质难题,注重发挥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优势。针对巨厚弱成岩条件下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成像精度低等问题,华北分院持续开展巨厚弱成岩覆盖区超深目标高精度成像技术攻关,先后形成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Q值三维建模技术、断陷盆地超深复杂断裂多参量约束高精度成像技术以及解决方位各向异性问题的技术流程,提高了超深复杂构造区成像精度,地震资料信噪比提高1倍以上,井震误差小于1%。
在地质综合研究方面,华北分院通过技术攻关形成基于断层动静态精细表征的成藏动态分析技术,应用基于“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分频、分方位技术精细刻画断裂体系,快速了解区域地质结构;研发基于平面地震属性的断层断距自动计算方法,提高了断距计算的精度和效率。应用自主研发的Trap3d软件开展断层输导与封闭性分析,进行圈闭有效性评价;基于剥蚀量恢复进行构造演化精细分析,大力开展成藏动态演化研究,为河套盆地分区带构建成藏模式及有利目标评价与优选提供了有力依据。2022年,华北分院在内蒙古河套盆地扎格地区构建了“鼻隆汇聚,临洼富集”成藏新模式,配合油田优选探井井位,钻探获高产工业油流,一举实现扎格地区油气勘探新突破,为临河坳陷成为新的储量规模增长区提供了技术支撑。
同时,华北分院在冀中、二连老区深化地质综合研究,持续加大老资料处理及解释力度,推进老探区油气屡获新发现。冀中坳陷保定凹陷是位于渤海湾盆地西缘的山前凹陷,在近60年的勘探中未获规模发现。面对沉寂良久的勘探“冷区”,研究人员仔细梳理钻探成果,剖析以往认识,理出了地质研究新思路。通过整体认识盆地演化,提出沙一下亚段烃源岩沉积环境有利的认识,跳出以往围绕洼槽区寻找古近系深层烃源岩、从而“定洼选带”的勘探误区;以现在的白洋淀水系特征推断以前沉积物源和湖盆位置和关系。通过科学分析沉积环境,提出东营组储盖组合条件好的认识,将勘探层系锁定为沙一段和东营组中浅层,走出以往瞄准潜山和古近系深层进行勘探的误区。同时,重新构建成藏模式,选定清苑鼻状构造带为勘探突破口。
华北分院在思路转变的基础上发挥“研用一体”的物探优势,及时应用GeoEast最新研发的处理、解释技术,破解“冷区”勘探技术桎梏。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华北分院基于二三维地震资料定量刻画沙一生油岩分布,克服了冷区钻井少带来的限制;改进地质模型标签,利用人工智能断层识别技术辅助进行复杂断裂组合,提高了清苑构造带特有的上部反向断块、下部顺向断块的“双层结构”区断裂识别精度;利用断层融合层面的复杂构造建模技术建立低频模型,进而进行地震反演,解决了复杂断裂区断层根部地层畸变问题,为斜井钻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配合油田全面推进冀中坳陷老探区勘探并取得新突破。
据悉,华北分院配合华北油田在冀中坳陷、河套盆地等3个勘探区域勘探成果分别获得2022年度中国石油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为开辟新的资源接替战场作出重要贡献。为此,华北油田公司向东方物探发来感谢信,对东方物探为华北探区重大发现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对华北分院依靠技术创新为油田公司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助力油田勘探开发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给予高度评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