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国际油价波动加剧 能源格局深度调整
——202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大事盘点









    □ 本报记者 张蕊

    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能源供需严重失衡,能源市场急剧震荡,能源价格大幅飙升,特别是欧洲天然气和全球煤炭价格屡创历史新高,油气行业经历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年,我国油气生产保持良好势头,国内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深水深地油气开发取得新突破……

    乌克兰危机加剧全球能源危机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能源、经济领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并持续升级。3月,美国出台法令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等制品。6月,欧盟通过制裁法案,拟从2022年12月5日起对俄罗斯实施石油进口禁令,2023年2月起实施石油精炼品进口禁令。12月4日,欧盟发布对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的价格上限:每桶60美元。12月19日,欧盟决定对俄罗斯天然气价格设定上限,将于2023年2月15日启动。俄罗斯是第三大产油国和第一大石油产品出口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以及第三大煤炭出口国。美西方对俄罗斯全面制裁和西方企业抵制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导致俄罗斯油气出口严重受阻和产能大幅下降,全球能源供应短缺矛盾急剧恶化,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国际大石油公司加快布局生物燃料

    2022年,生物燃料领域掀起收购潮,多家油气巨头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张其生物燃料业务。2月,雪佛龙公司斥资31.5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柴油生产商可再生能源集团(Renewable Energy Group,REG)。10月,bp宣布以4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最大的可再生天然气公司Archaea能源,刷新可再生燃料企业收购纪录。11月28日,壳牌以近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欧洲最大的沼气生产商自然资源公司(Nature Energy),以加快新能源转型。图为壳牌员工查验可直接生产生物基柴油/汽油的原材料。

    拜登宣布美国史上最大规模

    战略石油储备释放计划

    2022年3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未来6个月将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100万桶/日石油,累计释放1.8亿桶,以应对目前供应短缺、油价高企的局面。这是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石油储备释放,消息一出,美国WTI油价下跌逾7%,至约10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下跌约5.4%,至约107美元/桶。

    印度爆买俄罗斯石油产品

    2022年4月,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印度开始“爆买”俄罗斯石油。根据印度工商部统计,印度4月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由2021年的9万桶/日增至39万桶/日,5月激增至65万桶/日,6月更高达98万桶/日。截至12月16日的4周内,俄罗斯平均运往印度、土耳其等地的原油量为253万桶/日。

    美国成全球最大LNG出口国

    天然气市场格局重塑

    据国际能源署2022年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欧盟6月从美国进口的LNG首次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为反制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大幅削减了通过北溪管道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量,直至11月暂停输气。此外,俄罗斯已停止向芬兰、波兰等欧洲国家供应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西向进入欧洲受阻,加剧全球LNG资源竞争,持续推涨气价。由于欧洲进口管道气下降,美国、卡塔尔等地原拟流入亚洲的资源改向流入欧洲,全球天然气贸易流向和供需格局重塑。

    俄罗斯和伊朗签署石油大单

    2022年7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达成价值约400亿美元的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伊朗将建设一条通往巴基斯坦和阿曼的天然气管道,并完成该国的多个LNG生产项目。伊朗将从俄罗斯获得600万立方米/日的天然气,将其液化后,从伊朗南部出口到其他国家。

    “欧佩克+”维持减产目标支撑油价

    2022年10月5日,“欧佩克+”第33次部长级会议决定,自11月起减产石油200万桶/日。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石油减产措施,减产规模相当于全球石油需求的2%。国际原油价格应声上涨。12月4日,“欧佩克+”在第34次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第33次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减产目标。欧佩克在4日部长级会议后发表声明,强调作出的减产决定完全是出于市场考虑。“欧佩克+”不顾美国反对维持减产目标。分析人士指出,这传递出沙特在涉及本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以国家利益为先的明确信号。

    欧盟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

    2022年10月27日,欧盟就修改乘用车和轻型乘用车领域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宣布从2035年起,欧盟范围内仅能销售零碳排放的汽车或卡车,并将推出一套针对交通领域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评估方案,逐步推进道路交通领域的碳减排进程。至此,一提出就备受争议的“燃油车禁令”尘埃落定,未来将给欧洲汽车制造商带来新的挑战。

    欧盟达成碳关税临时协议

    2023年10月起试运行

    2022年12月13日,欧盟国家就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碳关税”达成协议,拟根据进口商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商品征收碳关税。碳边界调整机制在初期将涵盖水泥、钢铁、铝、化肥、电力、氢气等生产过程碳密集型且碳泄漏风险较大的行业,分阶段充分实施后,将涉及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覆盖行业50%以上的碳排放量。这个机制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启动过渡期试运行。在过渡期间,货物进口商只需报告其进口商品中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而无需进行任何财务支付或调整。碳边境调节机制是首个有关征收碳关税的协议,将激励非欧盟国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积极性。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全线贯通

    中俄持续深化能源合作

    2022年,中俄持续深化能源合作。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石油与俄气公司签署了《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通过远东管道(符拉迪沃斯托克至中国)输送10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12月21日,位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塔天然气凝析气田和“科维克塔—恰扬达”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这意味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另有消息称,起于亚马尔半岛、途经蒙古国的大口径管道,设计年输气量可达500亿立方米的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将于2024年动工。

    全方位加大页岩油上产规模

    为原油增产稳产提供资源保障

    2022年,我国持续加大页岩油勘探开发力度,并取得系列成果。1月18日,中国石化江汉油田部署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红星地区的页岩气预探井红页2HF井,已连续试采生产20天,日产页岩气保持稳定。7月19日,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在苏北地区勘探获重大突破,在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获11亿吨页岩油资源量。7月28日,我国海上首口页岩油探井——涠页-1井压裂测试成功并获商业油流,标志着我国海上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放眼全国,各大油田纷纷在页岩领域展开部署,并相继斩获储量巨大的接替资源,老油区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页岩油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

    中国油企持续解锁深水深地油气开发

    2022年,中国油气企业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能重大成果。2月25日,渤海海域中凹陷的渤中19-6气田测试获得优质高产油气流,确定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8月10日,“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基地,顺北803斜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成为顺北油气田超深层第15口“千吨井”。10月23日,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实现了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来的大突破。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布

    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阐明了我国能源发展方针、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5年累计下降18%。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展望2035年,《规划》提出,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

    我国首个氢能中长期规划出炉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氢能的能源属性、产业定位及应用领域等关键问题,将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心剂。《规划》指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年~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规划》的出台,对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促进氢能在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服务“双碳”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助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我国煤制氢技术应用取得重要突破

    2022年5月7日,记者从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炼化)获悉,位于广东惠州的我国首套采用E-Gas技术煤制氢联合装置已连续平稳运行超270天,累计生产氢气超5.5万吨,标志着我国煤气化制氢技术应用取得重要突破,对推动我国煤制氢产业快速发展、助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图为我国首套E-Gas煤制氢联合装置。

    全国最大煤层气田在山西建成

    2022年6月25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沁水煤层气田日产量突破550万立方米,建成我国首个地面抽采能力超过20亿立方米/年的煤层气田。12月27日,沁水煤层气田日产气量达6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目前,华北油田的煤层气主要销往山西、河南以及京津冀地区,对稳定我国华北地区及周边冬季天然气供应和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签署

    27年LNG购销协议

    2022年11月21日,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27年的LNG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LNG。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兼卡塔尔能源公司总裁卡阿比(Saad al-Kaabi)表示,这是LNG行业有史以来最长的天然气供应合同。

    两场峰会开创中阿合作新时代

    2022年12月9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这两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峰会将中国与海湾国家、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推向新高度。中阿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作为中阿合作的重要领域,能源合作将迎来高速发展的2.0时代。当前中阿能源企业合作的重点已从传统能源转向低碳能源领域,不断拓展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氢能等领域合作持续提升中阿能源合作水平。12月10日,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就福建古雷二期项目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建设16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裂解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装置,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同时,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在沙特延布联合开发将液体原料转化成化工产品的大型项目。

    2022年国内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

    2022年12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成绩单”和2023年能源工作的路线图,继续加快风电光伏项目建设。2022年,国家能源局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国内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170亿立方米。预计全年全国重点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万亿元左右。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装机9705万千瓦已全部开工,第二批、第三批基地项目陆续推进,全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约1.2亿千瓦以上。预计全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实际兑现量约20亿吨,稳住电煤供应的基本盘。

    国内油气管网建设加速完善

    西气东输四线全面开工

    截至2022年底,中国油气干线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泰安—泰兴段正式投产,中俄东线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在江苏泰兴正式联通,“北气南下”通道延伸至长三角地区,国内东部能源通道实现全面贯通。2022年9月28日,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开工,这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西气东输四线建成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能力将由目前的770亿立方米增至千亿立方米,约占2021年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0%,我国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

    长庆油田油气产量当量突破6500万吨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2时,长庆油田2022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6500万吨,达到6501.55万吨,再次刷新国内油气产量当量纪录,为我国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能源发展新格局起到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本版文字和图片整理自网络公开发表资料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