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冷观第二届美非峰会 热评域外大国在非众生相



    陆如泉 国际能源战略学者

    12月13~15日,第二届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是继2014年奥巴马政府召开首届峰会以来的第二次峰会。根据美国国务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网站公布的信息,此次美非峰会主要有八大“共同价值追求”:更好地促进新的经济交往、加强美国-非洲对民主和人权的承诺、减轻COVID-19和未来大流行病的影响、协同工作,加强区域和全球卫生、促进粮食保障、促进和平与安全、应对气候危机、扩大与海外侨民的联系。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大国博弈对抗日益加剧的时期,非洲地区已成为域外大国竞相争取的对象。除了中非、美非峰会,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大国也曾召开过与非洲的“1+N”峰会。非洲就是非洲,非洲虽不发达,但有其独特的精气神。

    非洲大陆曾长期是欧洲列强的领地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大约150年的历史是非洲大陆遭受欧洲列强殖民和掠夺的历史。目前,非洲按照语言大致可划分为英语区非洲、法语区非洲、葡语区非洲,以及阿拉伯语区。北非地区的国家,如阿尔及利亚、苏丹、利比亚等属于阿拉伯世界。

    若论域外大国对非洲的影响力,首推法国。目前,以法语作为官方语言的非洲国家多达26个,几乎占据非洲54个国家的“半壁江山”。这些国家多位于西非和中非地区,其中不乏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因此,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长期以来一直是非洲各油气资源国的座上宾,其权益油气储量、产量和资产价值一直位列全球五大石油巨头之首。

    当欧洲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开展得如火如荼时,美国一直独善其身。当然,二战前,美国奉行的“孤立主义”政策,使得美国看不上非洲这一“贫瘠落后”地区。

    美国实质性进入非洲是在冷战期间,为了遏制苏联在全球,包括在非洲的战略攻势,美国开始与非洲接触。因此,就域外大国对非洲地区的介入时间而言,美国属于后来者。

    中非合作源远流长

    中非合作历经两大阶段,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对非援助,改革开放后主要靠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新中国与非洲结下的深厚友谊源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非同为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和诉求,相互认同的政治觉醒和民族自立自强,是双方合作的政治基石。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大规模、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对非援助,以派出医疗队、为当地建设体育馆友谊宫和机场等为代表的慷慨援助,赢得了广大非洲国家的好感和信任。后来中国成功重返联合国,就是这种“援助红利”的直接体现。这种红利持续至今依然存在。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非洲地区由于良好的双边关系、相对优惠的合同条款成为中国企业率先瞄准的投资和工程承包作业目的地。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讯产业、矿产资源开发、石油天然气与新能源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工程承包额、为当地纳税额、惠及的人口数、促进当地工业化水平提升等诸多指标名列外国投资者前列。

    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对非新增的直接投资42亿美元,是2003年的56倍。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存量已经超过434亿美元,投资遍及50多个非洲国家。尽管中国是对非洲投资的后来者,但是已经成为非洲第四大投资来源国,超过3500家的中国企业扎根非洲投资兴业。如果把中资企业直接在境外发生的滚动投资计算在内,则中国企业在非的累计投资预计可达1000亿美元以上。

    另外,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前5个非洲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非、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而美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前5个国家是毛里求斯、塞舌尔、尼日利亚、加蓬和马拉维。

    在非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

    法国对于乍得等20多个非洲国的文化和经济影响力,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影响力也很强悍,在关键敏感时刻往往发挥着决定一国政局走向的“指挥棒”作用。

    例如,2008年发生的乍得反政府武装对首都恩贾梅纳军事袭击,差点让当时的代比政府下台,最严峻的时候,反政府武装离首都只有不到50千米。除了乍得,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尼日尔等非洲国家也具有类似的影响力。

    俄罗斯在非洲的战略布局也不容小觑,其在非洲的行动主要体现在军事上。据外电报道,俄罗斯在2020年12月与苏丹签订条约,决定在苏丹临近红海沿岸建立一座租期25年的军事基地。该基地规模虽然有限,但却是普京签发命令建设的。截至目前,俄罗斯已沿苏丹、南苏丹、中非、喀麦隆乃至马里一线,正在打通其非洲势力范围,俄罗斯的行为引起了法国和美国的不安。

    中国在非洲拥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特别是在经济领域。2021年中非双边贸易总额达2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其中非洲地区对华出口1059亿美元,同比增长43.7%。

    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在非洲的独特影响力是长期培育形成的,拥有坚实的基础。

    摒弃地缘政治博弈旧思维 中美在非洲的合作领域广泛

    在此次美非峰会上,美国承诺近几年将给非洲价值高达550亿美元的援助金,推动该地区安全、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但按照以往实际情况来看,这550亿美元可能是未来几年美国在非洲地区的总投入,其中的大头还是商业投资。

    非洲地区不是中美两国竞争的战略核心。拜登上台后曾说过,中美之间“该竞争就竞争、该合作就合作、该对抗就对抗”,如果这样,那么非洲地区应该属于两国“该合作就合作”的领域。比如,在投资领域,中美可以联合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在安全与利益保护领域,双方可以共享经验,打造更加安全的投资环境;在治理领域,双方可以为当地提供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方面,双方还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效应,共同推动非洲地区的绿色清洁发展。

    其实,在油气领域,双方的企业已经开始合作。2022年11月23日,由中国石油、ENI、埃克森美孚、莫桑比克当地公司、葡萄牙和韩国伙伴共同投资建设的东非莫桑比克4区科拉尔特大型天然气及LNG项目先期工程成功投产,标志着东非地区自2010年取得世界级天然气大发现以来,首次实现天然气产品外运,为2022年动荡起伏、供不应求的全球天然气市场注入稳定力量。

    总之,中国在非洲兼具广度和深度的影响力,是几代中非双方人民通过真诚合作和互助换来的,不是通过一两次峰会就能解决的,我国要有这个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