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供大考 中国石油人如何作答 |
|  |


|
□ 贾爱林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
一年一度的冬供已拉开序幕,在历时120天的保供期内,天然气将发挥“压舱石”作用,中国石油肩负着保供重任。值此时刻,请随笔者一块来看看中国石油的冬供作答。
提前谋划 科学部署
天然气冬季保供是一件未雨绸缪的事,核心是科学规划,提前准备。
中国石油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企业与供应商,其天然气产量占比为全国的70%左右。因此,在历年天然气冬季保供中,中国石油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了保证今冬明春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中国石油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完成了大量工作。
统筹兼顾,积极协调。在中央与各部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中国石油把冬季保供当作一件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协调其他供应主体,做到任务分解、各有侧重。面对冬季保供任务最为艰巨的京津唐和华北地区,中国石油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坚决打赢年复一年的冬季保供攻坚战。
领导重视,层层落实。11月2日,中国石油召开天然气冬季保供动员部署会。中国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安全保供和冬季天然气保供部署安排,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全力以赴做好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识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切实强化政治担当,科学精准组织运行,以实实在在的保供成效为经济平稳运行、能源安全保供作出贡献。会后,各油气田企业高度重视,落实部署,把冬季保供部署变成具体工作、变成实实在在的天然气产量。
认真分析,总结经验,科学部署。科学部署是做好天然气冬季保供的前提。中国石油组织专家认真分析历年保供经验与得失,预判经济形势与可能的极端天气情况,把冬季保供任务分解为按月按日的天然气产量与天然气供应量,保障供应安全。近年来,国际天然气形势受地缘政治影响日益严峻。从我国进口天然气结构来看,进口管道气的供应风险虽然不大,但往年也出现过生产国减少供应和过境国下载的问题;随着我国进口LNG比例与绝对数量的不断增加,供应风险有所增加。在历年冬季保供中,中国石油都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
加快天然气发展,对外依存度得到有效控制。具体表现为天然气继续保持长期发展,实现天然气产量持续攀升。2018年至今,有效控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基本实现零增长;建成西南、塔里木两个300亿立方米的大气区和长庆500亿立方米的超级气区,建成国内首个300亿立方米单个大气田——苏里格气田(进入世界10大气田行列)。此外,科研人员和科学技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的快速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对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而言,天然气产量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天然气的需求,及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还存在着矛盾。具体表现为:面对开发对象不断变化的形势,如一大批优质气田陆续进入稳产后期,非常规比例不断增加,需要的开发技术面临挑战,开发成本不断上升等。
资源落实 产量为王
在资源落实中,长庆、西南、塔里木三大气区的产量占中国石油产量的80%以上,只要保障了三大气区保供产量的完成,就不会出现重大问题;但也不是三大气区的任务完成了,就不会出现局部的问题。例如,LNG的平稳接收、储气库的及时调峰、其他气田对局部地区的供应,都是全面安排的内容。只有做好充分准备和拥有充足气源,才能实现冬季保供的整体平稳运行。
以长庆油田为例,长庆气区经历20年的发展,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今年产量预计突破500亿立方米。同时,长庆油田也是我国冬季保供的核心供应区,无论是产量、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保供的城市,都非常重要。
长庆油田在天然气保供中的主要做法为:以天然气长期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从根本上夯实保供的基础。没有产量作为保障,保供的物质基础就不会牢靠。长庆油田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员工励精图治,勇于奉献,天然气产量迭创新高;层层分解保供指标,压实保供责任,长庆油田编制完善保供方案及应急预案,数千名采气人奋战在保供最前线,2万多口气井高负荷生产;超前谋划保供具体措施,淡季加大储气库注气量,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提高当年新钻井的产量贡献率,尽量发挥保供作用等。今年采暖期内,预计长庆油田日均产气量超过1.5亿立方米,极限峰值将超过1.6亿立方米,各项数据再创新高,将为国家天然气供应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长期规划 破解难题
要想实现天然气高质量发展,尚需破解诸多难题。
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应根据中国石油或我国天然气类型特点,做好中长期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投资的稳定性。今年,勘探院完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中长期发展规划初稿,以及致密气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给中国石油和国家天然气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次,对不同类型的气藏需推进落实相关开发技术进步。常规天然气是产量的“压舱石”,但现阶段常规气藏采收率普遍偏低,需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非常规气受制于气藏类型的特殊性,开发效益较低,需进一步攻关页岩气、致密气低成本开发技术。同时,应推进致密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实现非常规气的规模效益开发。致密气目前方案的采收率为35%左右,中国石油致密气储量规模为5万亿立方米,基数较大。如能将致密气采收率提高到50%,将增加7500亿立方米以上的产量,这也是科研团队的主要工作之一。
最后,积极带头,勇于担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连续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勘探院的科研工作者到油田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许多科研工作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科研工作的影响,长时间出差在外。今年北京、西安的新冠肺炎疫情多次反复,勘探院鄂尔多斯盆地中心项目团队在现场工作时间最长的员工已超过220天无法返京。
建言献策 更立新功
如果给国家或中国石油写一份决策参考,我将围绕以下4个方面展开。
一是天然气对国家与民生影响巨大,千家万户都离不开它。二是天然气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年增600万吨油当量以上,天然气已经成为中国石油产量的主体,效益的主体,利润的主体,并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三是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四是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利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