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冀东油田1-29号储气库。 马超 摄

    □ 马超

    ——冀东油田绿色低碳转型纪实

    近年来,冀东油田积极落实中国石油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部署,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把新能源业务作为主营业务发展,集中优势力量向绿色低碳领域进军。油田坚定不移做强做优油气主业,加速布局储气库、新能源业务,高水平建设华北储气中心,积极打造京津冀地热供暖示范基地,形成“油气热电”多元融合发展,全面建成综合能源标杆企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

    

    争当地热发展领跑者

    “我们要牢牢把握当前发展新能源业务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和特色技术优势,争当新能源业务领域的‘探路者’‘领跑者’,努力争创中国石油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企业、京津冀地热供暖示范基地。”冀东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汤林多次强调新能源业务的目标规划。2018年以来,冀东油田新能源业务发展蹄疾步稳、驰而不息。

    顶层设计,逐步健全机构。2018年,冀东油田成立曹妃甸新城地热供暖项目工作组,迅速启动地热项目;2020年11月,成立新能源(地热)开发技术公司;2021年2月,成立新能源业务发展领导小组,同年7月成立新能源项目部;2022年8月,成立新能源事业部。

    明确职责,提升组织保障。在勘探开发研究院、钻采工艺研究院、勘察设计与信息化研究院分别成立专业技术研究所,负责新能源基础研究与技术支撑。

    高位布局,整体统筹推进。冀东油田先后完成曹妃甸新城、山东武城等典型地热供暖项目,分别成为国内最大的中深层地热供暖单体项目和中国石油矿权区外第一个地热供暖项目。

    市场为要,实现新区突破。冀东油田持续开展区域的地质研究、全国的资源评价,优选有利地区。建立“一项目一专班”模式,针对资源评价有利区县积极对接,结合各地新能源利用促进政策,新能源事业部成立项目专班,落实责任积极对接,科学合规开发市场。通过积极开展域外市场洽谈,与河南开封产城融合区达成合作协议,规划建设用地71.56平方千米,地热综合利用首期工程在起步区开展。

    科技为先,夯实发展基础。今年8月和9月,新能源事业部先后荣获“河北省供热行业先进单位”“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形成中深层砂岩地热开发六大核心技术系列,成为中国石油首家获得国家能源局回灌技术认证企业,以及唯一同时参与“地热能技术研发中心”“京津冀地热供暖示范基地”建设的油气田企业。

    “按照2025年地热供暖达到4000万平方米、2030年达到1亿平方米目标,形成国内地热开发利用规模领先、技术领先优势,成为油田的标杆、集团公司的先进”。9月底,公司总经理兼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党总支书记陈明卓在新能源事业部务虚会上提出。

    勇做清洁能源供给排头兵

    “新能源业务承担着冀东油田公司转型升级、实现本质扭亏的重要使命。成立新能源事业部,是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新能源业务迈上了新征程,必将对公司更好更快实现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8月底,在新能源事业部揭牌时汤林强调。

    近年来,冀东油田把系统观念、工程思维贯穿到推进“双碳”工作的全过程,确立了建设“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体,以新能源、储气库为两翼,以技术服务保障、多元经济发展为支撑,多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型清洁能源公司的发展方向。

    冀东油田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截至9月28日,冀东油田今年为唐山及周边地区累计输送天然气3.06亿立方米,创近年来最好成绩。

    面对天然气市场整体供应偏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冀东油田紧紧围绕“固根基、强资源、拓终端、优储运、提效益”战略目标,做强做优天然气主营业务,全面推进“N+1+X”合资合作,确立核心纽带地位,努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天然气业务稳健快速发展。

    强化供给变革,冀东油田大力推进西部探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储气库群建设。深化天然气新领域、新区域、新层系的研究与部署,西部探区佳县区块井位部署积极主动,精细研究扎实细致,产能建设效果显著。

    西部天然气勘探开发快而有力。佳县区块天然气开发方案和地面工程正在按照目标如火如荼推进,天然气处理厂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探评井、产能建设实施顺利。当前,西部天然气建设已进入投产运行前的关键阶段,各参建队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聚焦天然气处理厂投产和产能建设任务,大干100天,全力以赴完成各阶段重点工作。

    储气库建设快步实施。冀东油田南堡1-29、堡古2两个储气库,自2021年4月开展试注气以来,截至9月25日,累计注气量已突破2亿立方米。按照“系统梳理、精细分类、建设一批、评价一批、筛选一批”的思路,南堡1-5、1-32储气库先导试验与可行性研究正加快组织,南堡2号潜山扎实推进。先导试验好于预期,从注上气到单日注气突破百万立方米仅用时128天,创造了储气库建设的“冀东速度”。

    

    做好能源转型践行者

    “我们要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和控排减碳力度,积极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探索油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构建多能互补、绿色智慧能源发展格局,打造绿色低碳油气田,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9月21日,陈明卓在公司低碳生产建设方案推进会上表示。

    冀东油田加快油田清洁能源替代进程,超前谋划、统筹推进风光、CCUS等新能源新业务发展。目前,冀东油田已建成唐海基地机械公司西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南堡403X1平台油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南堡黑沿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唐海基地井下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冀东油田正在实施分布式自发自用光伏发电等4个项目,规划南34公寓充电桩建设等4个项目。其中,分布式自发自用光伏发电项目是公司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总规模达到41兆瓦,建成后年发电量超5400万千瓦时,年节约标煤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将源源不断为油气生产注入绿色动能。

    开展余热利用,持续降低油田化石能源消耗。冀东油田南堡3-2区域余热利用项目是公司首个地热能工业利用示范项目。利用南堡3-2区域老平台已有油田采出水余热和部分新钻井采出水余热,通过管道输送到京唐LNG及新天LNG,经过气化换热后,回输并无压回灌到地下,完成整个余热利用过程。近日,南堡3-19、南堡3-35井经过试水,最大采水量达160立方米/小时,井口水温达84摄氏度,自然回灌量达60立方米/小时,标志着南堡3-2区域余热利用项目取得突破。预计这个项目实施后,年节约燃气5000万立方米。

    冀东油田按照“双碳”目标和“1+N”政策体系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完善碳封存的技术路径和效益路径,规模实施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埋存,按下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快进键”。冀东油田二氧化碳吞吐覆盖地质储量已达到3800万吨,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00万吨,累计地下埋存二氧化碳60万余吨,阶段二氧化碳埋存率59.4%,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有效探索。

    今年年初以来,冀东油田优选高尚堡油田高深北区高66X1断块开展碳驱油碳埋存先导试验,试验分为连续注气阶段、水气交替阶段和碳埋存阶段,预计可新增石油可采储量36.7万吨,埋存二氧化碳102万吨,为油田二氧化碳埋存进行技术储备。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