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绿电点亮未来

用红外线仪器检查光伏板逆变器。 王雪峥 摄




    □ 王珊珊 王雪峥

    ——吉林油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观察与思考

    金秋时节,东北的黑土地上,阳光格外灿烂。7800余块光伏板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中国石油吉林油田100余口油井和5座场站周围。不远处,微风吹拂下,广袤的农田里稻浪滚滚,与橘红色的抽油机、现代化的绿电设备交相辉映。

    这是吉林油田新能源之路的开始。未来,将有60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

    十八大以来,吉林油田积极发展绿电产业,10年的探索,这个60余年的老油田成功转型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企业,以此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产油气+发绿电

    开阔高质量发展新视野

    能,源于心。吉林油田做出发展绿电业务的产业调整部署,来源于这个油田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观念变化,进而推动了传统油气生产体系的变革。

    作为典型的“三低”油田,吉林油田已经走过60余年的开发历程,先天禀赋差,资源劣质化严重,走传统生产的老路成本难以下降,必须大力实施创新。吉林油田从顶层设计入手,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掀起一场思想风暴,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再转变,促进行动的快提速。

    几年来,吉林油田从“电”这个重要的生产要素着眼,积极探索降低油气开采成本的新路径。通过大规模实施油井间抽、单井罐躲峰填谷加热、机泵间开、注水间注、天然气伴热间运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用电成本。在此过程中,吉林油田充分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从生产型到经营型转变,必须培育新的创效增长点,以新能源思维积极拓展绿电业务。

    2021年,中国石油集团为吉林油田量身定制了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战略布局,这更为吉林油田建设新型能源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吉林省风、光、地热资源充足,吉林油田在自然资源基础、土地矿权面积、工程作业经验、自产气发电调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吉林油田正式将新能源业务纳入“十四五”规划当中,从战略和战术上重新布局了未来发展方向,规划了“油气+绿电”发展模式。发展新能源,在更好地助力油田实现经营突围的同时,更能加快向新型能源企业转型的步伐。

    新能源思维的树立,为吉林油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电力“蛋糕”的不断做大,将衍生更多的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助推吉林油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从小项目到大事业

    创建智慧型业务新结构

    在发展新能源的道路上,吉林油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建立起新的业务成长结构。在发展新能源业务过程中,吉林油田根据绿电运行规律,打破传统,建立形成了全新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管理模式,为最终实现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奠定了基础。在转型的道路上,吉林油田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行业规律,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以低投入规模化推广分布式风光发电,取得了显著效果。

    思深益远、谋定而后动。吉林油田着力加强新能源体系建设,不到3年的时间,新能源项目部广泛吸纳各类专家和人才,摸索出事业部引领、新能源公司建设运维的组合发展模式。

    早在2018年,吉林油田便已经着手开展清洁电力业务转型的探索。吉林省首家在企业自有电网上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也是中国石油首座大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吉林油田红岗15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便在当时应运而生。截至今年8月,累计发电约1亿千瓦时,所产电量全部由油田自用,累计节约用电成本约4000万元。油田员工以劳务输出形式管理运维项目,每年可获得近百万元劳务费,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经验。

    吉林油田还聘请东北电力大学22位教授,对51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和电力方面技能操作骨干脱产培训,组建吉林油田新能源业务“黄埔军校”。抽调员工到红岗光伏电站参与日常生产,学习红岗光伏电站成功的运维经验,全力打造统一规范的新能源运维标准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吉林油田的绿电业务将完全按照现代化企业运营模式,进行人才归核化管理。

    随着新能源浪潮的快速推进,吉林油田的新经济新业态将快速崛起,绿电市场营销已经纳入规划进程,电的绿证价值、碳资产价值将得到有效发挥。

    从相加到相融

    探索跨界升级新业态

    8月23日上午,正在建设的木24-51光伏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安装完固定支架后,我们将立即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争取尽快调试和投产运行。”新木采油厂生产运行科科长吴艳峰现场介绍道。

    吉林油田各油气生产单位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丰富、公司及厂政策支持、产业配套能力强等比较优势,把绿电建设作为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力争将光伏发电项目打造成新兴优势产业,开启老厂新能源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日常巡检中,井组人员及时读取电量参数、清除板上尘土及板下杂草,对排查出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形成了常态化管护机制,有力保障了光伏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在光伏板下,物联网设备已经同步安装,数字化转型下的吉林油田通过智能化手段,全面加强绿电业务与传统业务的有机融合。

    吉林油田新能源业务发展与地方产业政策高度契合。松原市已将吉林油田600万千瓦风光发电和地热开发项目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吉林油田的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已经完成初步规划编制,相关材料已提交到省能源局,力争将项目纳入吉林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同时作为吉电入京项目的接入电源。

    吉林油田大情字百万吨产能负碳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庙20和苏家“风光发电+储能”孤岛运行示范工程可研编制已全面启动。围绕绿电替代,15万千瓦风光发电自消纳项目在百里矿区已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并网后可实现公司用电总量1/4由绿电替代。同时,推进终端用能再电气化工作,用所发的绿电替代燃气及原油等化石能源消耗,在提高消纳能力的同时,实现清洁生产。

    开拓市场谋出路,沙场点兵练队伍。吉林油田将“吉林模式”的优势转化为胜势,全面推进清洁电力业务发展,极限发展内部自消纳电力供应,快速发展对外市场电力供应,逐步将电力业务打造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之一。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