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煤炭市场的八大议题 |
|  |
|
伍德麦肯兹
一是乌克兰危机搅乱了能源地缘政治,凸显出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困境。欧洲出于能源安全的考量,开始加快能源转型步伐。与此同时,亚洲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继续依赖煤炭来确保能源安全。
二是高阶煤价格或将继续走高,对俄罗斯煤炭的制裁仍不会放松。俄罗斯的高阶煤供应量占全球的1/4以上,对俄制裁将导致俄罗斯将这部分供应量转供给原本一般不从俄罗斯进口的国家,从而导致欧洲和北亚各国缺乏优质煤炭。
三是配煤掺烧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低碳技术对降低能源转型的影响至关重要。伍德麦肯兹加速能源转型预测情景下(温控目标为1.5℃),到2050年,全球海运动力煤需求将比基准情景中预测的低68%。
四是随着焦煤与动力煤的价格出现反常倒挂,焦煤出口商已经在思考新出路。需求暴跌和供给增加导致优质硬焦煤(HCC)的价格回落至250美元/吨以下,未来价格还将进一步走弱,可能很快回落到成本水平(考虑到成本上涨)。
五是鉴于煤矿公司继续热衷于为股东分红,煤炭扩产方面的投资情况仍不容乐观。煤炭资本投资前景(中国除外)预计在2022年将下跌近20%,动力煤煤矿的投资降幅甚至更大。
六是钢铁行业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必须减排90%以上。钢铁行业每年排放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排放量的7%。要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非常具有挑战性,钢铁制造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可能采用的各类新低碳技术。
七是焦煤贸易的未来走向与钢铁业脱碳的成功有着内在联系。根据最激进的钢铁业脱碳情景,钢铁业对焦煤的长期需求将减少60%以上,而钢铁业用喷氢技术替代喷煤(PCI)技术的比例还会更高。
八是亚太地区的电力行业和钢铁行业将最终实现以氢代煤。随着各国竞相追求零排放,以及低碳氢能的成本下降,电力行业和钢铁行业将以氢代煤,要么直接采用氢能,要么采用氢的衍生物氨。通过以氢代煤,亚太地区到2050年,将成为低碳氢能的最大消费地,仅钢铁业和电力业的合计需求就达到4000万吨/年。
选编自9月13日伍德麦肯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