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天然气+新能源”是我国碳达峰的现实选择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天然气与新能源实现融合发展,有助于兼顾能源清洁化与能源安全双重目标,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电力需求尚有较大增长空间。按照“碳达峰”的要求,未来电力供应增长主要来自新能源。新能源在规模增长过程中解决好供应稳定性是其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全世界目前都在为这一问题而努力。除了发展储能、智能电网等技术之外,火电调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促进天然气与新能源之间的融合以及应用成效的提升,首先要在天然气及新能源富集的地区修建天然气调峰电厂,配合当地的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天然气发电所具有的调峰功能。其次要做好对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以及扩张。相关企业需在做好天然气发电的基础业务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展其他电力业务,实现多能互补、综合发展。

    此外,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供热也是重要发展方向。热电联产本身就有满足供热需求的目的。“双碳”目标提出后,热供应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可再生能源,热稳定也需要低碳能源的协同。

    我国目前天然气供应已经形成以国内自产以及海外进口为主的体系,天然气供应渠道多元格局形成,今后结合非化石能源蓬勃发展态势,天然气供需格局也应保持动态优化和调整。

    从布局方面看,西部是国内天然气产地,也是主要进口通道,过去是西部的气源和中亚俄罗斯进口气源输送至东部,如今应考虑与西部乃至整个三北地区的新能源融合发展。具体应考虑在三北地区建设一批气电项目,作为新能源电力的调峰电源,与储能、能源互联网共同助力三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热需求保障方面,可在推动煤改气的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与天然气供热融合。

    今年初以来,全球天然气价格高位运行,对我国利用海外天然气带来严重制约。但长期来看,天然气市场终将回归平稳。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程度滞后于石油,随着世界各国对天然气重视程度再次提升,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将一改过去的沉闷局面,出现新的转机,继而带来全球供应增长。

    选编自罗佐县 9月15日发布在中国石油石化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