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兰州石化人的“心灵驿站”
    □ 罗俊平

    ——记兰州石化培训中心心理健康管理部

    兰州石化人有一个“心灵驿站”,不仅为广大员工及家属排忧解难、化解心结,还更加关注员工大众的心理健康幸福,助力企业成员生活幸福,激情工作。这个“心灵驿站”就是兰州石化培训中心心理健康管理部。

    建造心灵栖息的港湾

    兰州石化是中国石油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单独设立专职心理健康管理机构的企业。心理健康管理部在为兰州石化员工及家属开展心理服务和支持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还为国内80多家企业提供过专业的心理援助。

    目前,心理健康管理部有3名专业的国家心理咨询师,并且3名巾帼女将都是共产党员,她们撑起企业心理健康服务的大旗,把部室建设成为数10万名石化员工及家属心灵栖息的港湾。

    荣玲莉是心理健康管理部的主任,专业从事心理健康服务10多年,是“全国十佳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在“心灵驿站”建设中,荣玲莉本着对专业的热爱、对企业的负责、对员工的关爱,积极沟通协调,在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带领部室成员建立“兰州石化统筹+中心运作+部门执行”的工作体系,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融入兰州石化的日常管理。她们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形成“专业人才引领+骨干人才支持+师资人才保障”的队伍保障体系。兰州石化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减压放松室、心理教学培训室、心理沙盘培训室、团体心理辅导室等,为员工提供专业的保障设施;兰州石化设立一周无间断的心理援助热线和疫情防控网络服务3年多,构建“内部员工常态化服务+驻外员工需求化服务+炼化企业输出化服务”的模式,形成具有兰州石化特色的心理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近两年来,荣玲莉与团队成员先后为数百名员工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还深入中国石油青藏管道和沙漠腹地,为油田员工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心理健康管理部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企业开展的专业服务和教育培训听众达10万人次。

    自我提升的“杏林使者”

    作为专业带头人,荣玲莉和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每年坚持完成220场、400小时以上的专业培训课程,以此提升专业技能。

    每年中、高考期间,心理健康管理部的工作节奏骤然加速。荣玲莉手把手言传身教,带领部室成员一起梳理咨询思路,疏导求助者情绪,制定咨询策略。

    3名部室成员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专业提升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心理咨询师王蓉应聘成为心理健康管理部的正式成员后,从兼职培训师成为专职讲师,她凭借对心理学发自内心的激情和热爱,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参加中科院心理所动力催眠师、心理教练培训,接受沙盘游戏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督导示范教学培训,取得国际认证EAP专员证书。王蓉将学习成效转化到兰州石化EAP(员工帮助计划)实施方案和危机干预计划中,历时半年优质高效完成了对1.7万名员工的健康素养测评。心理咨询师马士为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经历的优势,一边潜心学习专业知识,一边承担心理健康科普宣教工作,短期内取得了健康管理师、应用心理教练等资质,为一线班组长授课,让兰州石化员工家属不断分享到来自“心灵驿站”的温情暖意。

    构筑心理抗疫的“铜墙”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之下,心理健康管理部成员主动出击,与甘肃宝石花医院的医疗专家一起,送健康到基层,送慰问到一线,先后为千余名一线员工开展现场心理讲座和疫情防护指导,为兰州石化疫情期间装置不停、生产不乱、保供有力贡献了积极力量。

    荣玲莉带领部室成员扎实做好兰州石化员工及家属心灵呵护的本职工作,她们还连续3年坚持开展公司疫情心理疏导和科普宣传工作,先后3次在铁人先锋平台现场直播授课,听众多达42万人次。此外她们还为中国石油、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等企业的海外员工开展疫情心理疏导,听众达上万人次,实现了兰州石化在国内外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化领域零的突破。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