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气渤海湾 |
|  |
 冀东油田南堡1-29储气库施工现场。
|
□ 杨军 净新苗 商琳
——冀东油田深入推进储气库建设纪实
今年年初以来,冀东油田强化储气库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基础研究,持续推进前期评价、先导试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各类方案研究,强力推进矿场实施跟踪评价,为储气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8月18日,冀东油田南堡1-29和堡古2两个储气库注气量突破1亿立方米,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实施油藏建库技术攻关
面对大规模利用天然气和储气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冀东油田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将储气库建设作为推动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储气库建设启动以来,储气库研究所技术团队持续深化油藏建库与气驱采油协同机理研究,不断夯实油藏建库技术攻关与方案研究基础。目前,基于冀东油田建库目标筛选结果,针对强挥发性、多层砂岩气顶油藏建库,技术人员采用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理论研究等多手段相结合,开展多周期相态及流体性质变化规律、混相程度、三相渗流及驱替特征等研究,有效支撑了南堡1-29储气库可研、堡古2储气库扩大先导试验及南堡1-7储气库先导试验方案研究。
针对储气库建设的瓶颈问题,技术团队加快推进油藏建库技术攻关,持续深化完善圈闭密封性评价等4项技术,强化攻关多周期注采气能力设计等11项技术。技术团队已完成重点项目《不同类型油气藏库容空间评价与快速达容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开题论证,承担并完成了储气库重大开发试验项目课题《堡古2挥发油藏气驱采油协同储气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并通过了中国石油总部开题审查。目前,两项课题均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高效推进储气库各项方案研究
方案设计是保证储气库按时、优质建设的关键因素。技术团队紧紧围绕油田“一体两翼两支撑、多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目标,按照“加速布局储气库业务,高水平建设华北储气库中心”要求,加快推进冀东储气库方案研究。
冀东油田结合当前储气库建设进展,完成了《冀东油田储气库群建设方案》中长期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计划“十四五”末投产储气库4座。该油田抢抓发展新机遇,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事不避难。技术团队高效完成了南堡1-29储气库地质气藏工程可行性研究,南堡1-5、南堡1-32两个储气库前期评价等8个储气库方案。
此外,技术团队利用1个月时间高效完成了堡古2储气库扩大先导试验地质气藏工程方案,方案分别于6月和7月通过中国石油集团评估与复评。同时,启动接续建库区块南堡2号潜山储气库前期评价,完成唐山开平奥陶系马家沟组野外露头观察,分析了马家沟组地层内部特征、不整合结构,为碳酸盐岩潜山地质评价提供了依据。
“高效建库是我们的目标追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油田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高效推进各项方案研究,为储气库建设做好方案支撑。”冀东油田研究院储气库研究所所长商琳如是说。
深入开展储气库效果评价
冀东油田以目标为导向,持续跟踪储气库注气情况,深入开展圈闭密封性、储层连通性、次生气顶形成与扩展、注采气能力、注气驱油扩容效果评价,坚持储气库建设和注气提高采收率协同推进,在加快储气库建设的同时,大幅提高油藏采收率,实现产量、效益双提升。
技术人员持续跟踪评价南堡1-29和堡古2储气库矿场注气实施效果。堡古2储气库注气后构造高部位自由气逐步富集,含气饱和度达20%~30%,较注气前提高约10个百分点,具备形成次生气顶条件。同时,根据矿场数据修正了产能评价模型,深化了定向井注采气能力评价。
深化研究扩容提采潜力,注气驱油扩容效果初显,南堡1-29和堡古2储气库先后16口油井见到气驱效果,累计增液2.66万立方米,累计增油3788吨。同时,继续深化油藏建库与气驱采油协同机理研究,攻关气驱采油与储气库协同建设关键技术,积极推进油田重大重点项目,做好库址筛选、密封性评价2项企业标准编制和2件发明专利申报,努力占领储气技术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选条件成熟的建库单元,稳步开展储气库前期评价研究工作,为推动油田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技术支撑。”冀东油田研究院院长马乾介绍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