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推进测井技术产学研创新发展

王才志 ●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技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


殷树军 ●高级工程师,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在测井技术研究所挂职副所长


李庆峰 ●教授级高工,中油测井公司大庆分公司副经理兼大庆油田测井研究院院长


由立志 ●高级工程师,中油测井公司大庆研究院副院长


王克文 ●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技术研究所一级工程师


王浩 ●工程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技术研究所三级工程师




    □ 严增民 冯周

    李宁测井创新团队系列报道3

    ——记一个始终高举发展学科旗帜的创新团队(三)

    8月11日,大庆油田CIFLog 3.1换装仪式与应用交流会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孙龙德院士、李宁院士和程杰成院士分别向大庆油田测井研

    究院、勘探开发研究院和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颁发CIFLog 3.1安装投产证书。程杰成院士在发言中指出:“李宁院士团队坚持CIFLog大型

    测井软件研发40年不忘初心,为我国和世界作出了贡献。CIFLog 3.1问题导向突出、时效高、兼容性强,围绕勘探开发主战场,对一些测

    井方法、解释方法进行了增加或深化研发,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在李院士的领导下,测井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融合的

    研究团队,难能可贵”。CIFLog 3.1软件的换装,不仅标志着国产大型软件的进一步创新,也充分体现了CIFLog团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

    能力得到了油田的充分认可。以李宁院士创新团队为代表,测井界已经建立起“产学研”创新联合模式。

    为了探究“产学研”联合创新成果背后的故事,我们访谈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技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王才志教授、大庆研究

    院在测井技术研究所挂职副所长殷树军高级工程师和中油测井公司大庆分公司副经理兼大庆油田测井研究院院长李庆峰教授等同志。

    CIFLog测井软件在大庆油田换装投产的意义

    此次换装的CIFLog 3.1,是根据国内和海外应用需求,对特色优势技术和核心功能升级完善后推出的全新版本。

    本次换装后,将进一步统一大庆油田测井处理解释软件平台,改变原来一口井测井资料需要由安装在工作站、微机的多套国内外软件进行

    处理解释的工作状态。

    同时,面对以古龙页岩油为代表的非常规复杂储层给测井处理解释评价带来的巨大挑战,通过与大庆油田紧密合作,构建形成以“常规+

    电成像+核磁+元素+远探测”为核心的页岩油测井评价技术体系,为古龙页岩油规模化、效益化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关键测井支撑。

    本次CIFLog做了哪些研发和升级工作?

    研发团队做了大量的研发、应用和测试工作。一是开展CIFLog处理结果与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等国际测井服务公司主流商用测

    井软件处理结果的全面比对,改进、优化了部分成像测井处理解释模块。

    二是针对古龙页岩油测井评价技术挑战,研发团队建立了高精度七性参数计算方法和甜点评价等系列技术,并在CIFLog 3.1上形成了古龙

    页岩油测井评价软件模块,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为大庆古页1井区预测储量提交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参数。

    三是构建CIFLog平台智能化应用框架,研发了测井云端协同工作系统,为今后大庆油田测井软件云应用部署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测井评价提

    供了必备条件。

    如何理解李宁院士测井创新团队文化?

    弘扬“学科大发展、方有大作为”理念,将个人的奋斗目标转向团队的奋斗目标,将个人的发展方向融入团队的发展方向,不断坚持,不

    断追求创新,才可能成功,才可能实现超越。

    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寄语

    处处都有施展才华、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期待青年科技工作者们能全情投入,挑大梁、当主角,为推动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与CIFLog大庆换装和应用中的主要工作

    主要负责CIFLog软件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推广应用与换装工作,主要做了3方面的工作:一是与研发团队深入沟通,制订并组织

    实施推广应用方案,完成了试用、培训、交流等一系列推广工作,为CIFLog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快速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

    在各组内选择优秀的青年人员,成立了CIFLog软件应用小组,培养了金雪英、雷少佳、陈龙川和张建良等一批种子选手,起到了带头引领

    ,加速提升的作用;三是每年组织一次软件应用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用,进一步推动软件的全面推广应用。今年CIFLog 3.1一次

    性换装45套,熟练应用人员有30余人。

    大庆油田研究院和勘探院测井所在技术攻关中如何发挥各自优势?

    勘探院测井所在声、电、核等测井方向都有非常专业的博士领衔研究,为解决生产疑难技术问题和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

    支撑。大庆油田研究院的测井研究与油田生产结合紧密,为大庆长垣、川渝等八大领域数10套层位的储量提交、油藏描述和剩余油评价等

    提供了测井关键技术支持。在勘探院先进理论技术与大庆油田实际生产深度结合过程中,CIFLog软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几年

    来,针对实际生产中亟需的关键技术,通过深度合作,基于CIFLog软件平台研发了针对长垣的开发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平台和针对古龙页岩

    油的CIFLog云桌面应用系统,在大庆油田高效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李宁创新团队联合攻关的感触

    感触最深的有3个方面:一是执着,李宁创新团队30年如一日的执着研发让人感动、令人尊敬,值得所有科研人员学习;二是高效,每一

    名团队成员都是一专多能的行业精英,多年的合作形成了高效的协作模式,因此,大型测井解释软件CIFLog的研发做到了同类、同级别软

    件所用研发人员最少、用时最短;三是务实,各项研发内容能够紧紧围绕各油田生产需求开展攻关,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

    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寄语

    科研攻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肯干、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勇于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

    我,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中油测井公司大庆分公司在CIFLog研发和升级中参与的主要工作

    中油测井大庆分公司自2008年依托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参加CIFLog测井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平台研发,开发了属地化版本CIFLog-

    Geospace,集成了水淹层、三水等有特色的处理解释方法,经在大庆油田27家单位安装投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受到各方用户好评。

    2021年以来,通过与勘探院CIFLog团队合作,针对勘探测井资料处理中面临的实际难题,带领技术人员做了很扎实的应用模块开发和现场

    应用测试工作,推动地层最优化组分分析、电成像和核磁等软件模块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为CIFLog3.1在大庆油田换装奠定了重要基础

    。

    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究如何发挥各方的优势

    大庆测井研究院与油田生产结合紧密,掌握了大量的现场资料,能够快速了解实际生产对测井解释的需求,通过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

    可以将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生产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把新技术、新方法、新软件快速投入到生产实践中,指导生产、

    提升效益。同时,现场应用是检验新技术、新方法的最直接的方法,通过应用反馈,能够进一步提升技术研究水平。总之,科研机构与企

    业联合,是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产学研用”这一研发模式的核心与关键。

    对李宁团队的印象

    李宁院士团队用数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坚持一个目标——研制出世界领先的测井解释平台,实现了从跟学到替代、从跟跑到部分技术领跑

    的突破。我深深体会到,科技工作者做技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聚焦一个目标持续攻关,为行业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CIFLog软件升级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意义

    过去,大庆油田在勘探测井方面的资料处理解释对引进软件依赖比较严重,引进软件大多在工作站上运行,软件易用性不足,一口探井往

    往需要多套软件共同完成。本次换装重点解决了地层组分最优化分析、核磁共振和电成像等处理模块的精度问题,达到与引进软件同等水

    平,同时在软件易用性上做了很多工作,使处理效率较引进软件有大幅提高。

    此外,CIFLog 3.1软件还解决了与中国石油测井数据库的连通问题,所有处理成果可以一键入库,非常方便。处理软件的国产替代,带来

    的不仅是生产上的便利,还可提升解释评价技术攻关、老井复查等的工作效率,同时为大数据、智能化等测井解释应用指明了新方向。

    与李宁创新团队联合攻关的感触

    首先是团队所有成员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在开发和推广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达到了生产需要。CIFLog团

    队对测试人员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充分论证,大型工业化软件平台开发完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严谨的态度是保障软件做大

    做强的基础。

    CIFLog 3 .1正式投产前,海拉尔地区的一口重点井P型核磁测井段长达750米,因为数据问题,利用国外引进软件无法处理,测井队已经

    准备重新测井,重新测井至少需要20小时。关键时候,使用CIFLog 3.1软件很好地解决了资料处理问题,获得了高质量处理成果,避免了

    二次测井,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测井软件CIFLog大庆油田换装中主要工作

    主要负责CIFLog软件核磁处理模块的开发工作,重点完成了哈里伯顿P型核磁处理模块的升级,优化了处理流程与方法,提高了操作

    的便捷性、成果输出的规范性等。

    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核磁模块大庆油田换装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往大庆油田核磁资料处理主要利用国外公司DPP软件,油田要求

    CIFLog处理结果除了T2分布形态及总孔隙度外,每个孔隙度组份均要与DPP软件处理结果完全一致,对处理算法的要求非常高。二是既要

    保持CIFLog现有核磁处理的总体框架、界面风格,又要满足油田个性化的功能需求,实现难度较大。通过底层控件升级、反演方法更新及

    处理操作优化等研究,顺利完成CIFLog核磁处理模块的属地化换装,达到了现场推广应用的要求。

    对李宁创新团队精神的体会

    在李宁院士团队中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团队所具有的创新、坚持和协作精神。团队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业特长、明确的职责定位,每个

    人分工不同,但又密切配合,沿着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李宁院士经常鼓励团队,一项新技术通常需要持续坚持5~10年才能取得真正的

    应用效果,只要理论、逻辑是正确的,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收获。

    在测井软件CIFLog大庆油田换装中参与的工作

    主要负责新版最优化处理系统整体架构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对CIFLog平台原有的最优化处理系统建模过程和处理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

    。

    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研发一套能同时满足复杂储层快速处理和精细分析的最优化处理系统,面临的挑战非常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原有快速处理系统的底层框

    架不能满足精细处理应用需求,需要在短期内重新研发一套全新的优化处理系统,工作量较大。二是需要兼顾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和操作

    习惯,对新版优化处理系统的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

    面对上述困难和挑战,研发团队迅速制订了研发的技术路线和方案,经过半年努力,研发完成全新的CIFLog优化处理系统。新版系统模块

    间耦合度低且易于扩展,并在方程和矿物类型、反演方法、组合模型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满足实际复杂储层快速处理和精细评

    价应用需求。

    对李宁院士创新团队精神的理解

    面向油田实际生产需求,李宁院士团队坚持目标定位和问题导向,科学制订研发规划,有所为有所不为;始终把握团队成员分工不同、但

    目标一致的原则,将个人专长和亟需攻关的技术关键点结合,尽力发挥个人才能;团队成员秉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工作理念,紧

    密携手、密切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测井软件CIFLog大庆油田换装中的主要工作

    负责研发CIFLog云端协同处理系统,实现将CIFLog从本地单机处理解释提升至网络多人协同测井评价,同时顺利完成了CIFLog数据与中油

    测井评价库的互联互通,为大庆油田换装应用奠定了基础。

    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这次大庆油田换装遇到的主要挑战是对平台底层资源的全面改造升级,建立全新的资源管理模式,还要考虑平台兼容性,最大限度地避免

    由此导致的CIFLog上层应用模块的不稳定。对此团队和油田开展了多次交流讨论,反复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过程很艰辛。经过几个月的

    不懈努力,最终把最复杂的业务逻辑封装在内部,对外提供接口尽可能保持不变,确保了平台应用模块的稳定性,各项功能指标达到设计

    要求。

    参与软件升级攻关的体会

    软件要有生命力,需要持续地改进与完善。软件维护与升级工作需要花费团队很多时间与精力,需要耐得住寂寞,长期坚持不懈。所以,

    CIFLog软件能得到油田现场的认可并顺利换装,CIFLog软件团队一路走来不易。一切努力与辛苦都是值得的。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