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控减降”管理新风激活“一池清水”
    □ 王学立 张国辉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集约型管理提质增效综述

    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投入、低产出的老油田如何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实现效益发展?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工会依托信息化、数智化建设,开展基层岗位员工全员精细管理、效益提升,全方位、全层次、全覆盖、全员参与老油田科学化、节约化、智能化管理,降低原油生产成本,提高了老油田开发的总体效益,实现新模式下基层采注输系统全员性提质增效。

    截至8月15日,大港油田采油三厂生产时率和油水井利用率均达到最好水平,注水开发日产油踏线运行,自然递减同比降低1.25%,降低了生产运维成本,老油田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智慧化管理调控的新面貌。

    群众性+全员性控递减

    提升开发效益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在全厂范围内推广节约型一体化管理开发模式,从单井入手,从点滴做起,在群众性、全员性油水井控递减、增效益上做文章,实现老油田效益开发、节约创效。从采油厂、作业区到管理站,全厂员工上下“一个目标一股劲、一个意志一条心”,全员出击,群策群力,众志成城,集全员智慧创新创效激活基层细胞。“枣7站、枣1站、枣22站3条注水系统管线实施射流除垢,日增注水量610立方米,压损分别下降3.5兆帕、4.0兆帕、4.5兆帕,有效地解决了枣76-23等13口注水井欠注难题。”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党群工作科负责人邵明洋说,“能有如此好的金点子和实施效益,靠的就是全员参与、全层覆盖、全员创效,我们通过激活基层员工智慧,将产量、效益的压力变成动力,实现提质增效。”

    这个采油厂针对生产经营各系统、各环节存在的节能潜力,发挥每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今年初以来,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工会陆续开展老井“提质增效,稳产上产”“稳产保能,上产提能”“百名青年承包百口重点井”等专项劳动竞赛活动,坚持做到“突出三个重点、做到三个结合”,即突出效益优先、科技创效、节约增效,坚持做到与节约型开发相结合、与提质增效相结合、与提升全员素质相结合,让劳动竞赛真正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助推器。A32油井加药、收气一体化装置,既加药又回收天然气,推广应用17口油井,节约药剂3798千克,创效10万元。作业六区自主维修载荷、压力变送器等设备32件,累计节支20.8万元,设备完好率提高15%。

    科学化+最大化减能耗

    实现节支增效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坚持科学化管理,合理优化油藏注采参数合理优化和注采协同效应最大化,实现节能降耗,实施高耗能电泵井治理14口,日节电1.4万千瓦时,减少污水处理2.5万立方米,实现节能环保“绿色生产”。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所辖油田剩余油高度分散,存在“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的情况,注采协同效应差。技术人员建立Logistic数学模型和剩余可采储量公式,开展合理注采参数的科学化治理。针对“大马拉小车”的高耗能低产电泵井,应用AFT测试、四中子测井、产水率定量解释等技术,采取电转抽、电泵转电潜螺杆泵等治理措施,降低采液速度及能耗;产量低于1吨的高含水低产井采取关停,转定期捞油生产;针对“小马拉大车”供液不足井,实施精细注水培植,应用工况智能化调速电机、变频控制等技术,即刻监测储层压力变化和地层供液改变状况。“最近咱们作业区实施的9口水井调整注水方式,周围受益井含水都降了,提高日产量。”第六采油作业区技能专家宫艳红说。

    数字化+智能化降含水

    实现增油创效

    今年以来,这个采油厂加速油水井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依托大港油田油水井生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平台,优化拓展示功图分析、电流图分析、指标对比分析、工况诊断、指标报警、视频监控等19项功能,全力支撑大港油田地面生产未来10年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建设需求,助力油水井生产调控智能化与无形上产提质增效。相较其他增产措施,智能化动态调水不仅能实现稳油控水的目的,还具有投入少、见效快、低成本开发的特点。应用油水井智能分析系统,实时开展油水井动态分析、无形增效老油田,这个采油厂在7个采油作业区进行智能化油水井动态分析,实施动态注水调配1357井次,通过优化注水、降低综合含水,合理调整注水量,累计增油5817吨。

    当油井生产情况出现变化后,作业区技术人员依托油水井智能分析和数智管控系统,实施动态调水动态管控、智能管控。智能化动态调水在官1注水开发示范区实施效果明显,通过智能化分析和智能化管控,持续实施精细注水培植、精细变量变频注水促稳提,通过流场、流线调整,区分优势渗流区、非主流区,进行注水调整和压差调控,实现大港南部最老区块产量重上百吨。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