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连续两年掉出《财富》世界500强前10名 五大国际石油巨头究竟怎么了?




手机阅读 请扫二维码

    □ 陆如泉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

    五大国际石油巨头,即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壳牌(Shell)、英国石油(bp)、雪佛龙(Chevron)和道达尔(TotalEnergies)公司,均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均脱胎于上世纪大部分时间一直垄断全球石油生产和市场(价格)的石油“七姊妹”;它们是跨国公司的代表,一直以超强的规模实力和卓越的盈利能力闻名于世;当然,它们也一直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前10名的常客。

    可如今,2021和2022年度的全球前十大公司,却不见了它们的踪影。

    8月3日,《财富》杂志发布了2022年度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前10大公司中,石油与石化行业有3家公司入围,分别是名列第4、5、6位的中国石油集团(营收4116.92亿美元)、中国石化集团(营收4013.13亿美元)和沙特阿美(营收4003.99亿美元)。五大国际石油巨头无一进入前10强。排名最靠前的是名列第12位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营收2856.4亿美元),接下来是排名第15位的壳牌公司(营收2627.57亿美元)。

    上一年《财富》发布的2021年度世界500强,前十大公司中首次出现五大国际石油巨头“集体消失”的情况。

    《财富》世界500强公司评选始于1996年度,主要是基于上一年的营业收入,对可查到数据的企业依据收入多少进行排序。那一年,五大国际石油巨头中,壳牌和埃克森美孚公司上榜,分列第9和第10位。

    从1996至2020年,五大国际石油巨头至少有2家会出现在前十大公司行列中。高光时刻出现在2012、2013年,分别有4家公司进入前10强。以2013年度为例,壳牌、埃克森美孚、bp公司和道达尔公司分列第1、3、6、10位;当年,有7家能源企业进入前十强,其余3家分别是中国石化(第4)、中国石油(第5)和国家电网(第7)。

    而且,过去的10年,壳牌在2012、2013连续两个年度荣登500强首位;过去的20年,bp、埃克森美孚、壳牌曾在不同的年份均获得过“500强头牌”的称号。可如今,国际五大石油巨头连续跌出前10强,到底是怎么回事?

    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导致石油公司收入骤减

    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导致石油公司收入骤减,是五大国际石油巨头悉数跌出前十大公司的不可抗力。例如,2021年,bp和壳牌营收(基于2020年的经营数据)分别为1835亿美元和1832亿美元,分列500强第18、19位;而2020年,这两家公司营收(基于2019年的经营数据)分别为2826亿美元和3521亿美元。也就是说,相较于上一年,壳牌的收入骤降50%左右,bp的收入陡降35%左右。2020年,全球开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急性休克”,石油天然气消费需求骤降,油价大跌。在2020年4月,国际油价甚至出现-37.5美元/桶。2020年油价约为40美元/桶,比2019年下降了45%以上,导致石油公司营收大幅下降。中国石油、沙特阿美等国家石油公司收入也出现大幅下降,之所以还能保持在前十大公司行列,主要是公司的规模巨大。例如,中国石化2020年度营收高达4070亿美元,位列世界500强第2;到了2021年度,其营收2837亿美元,同比下降30%,位列第5,但依然占据前10强之列。

    国际油价是不以石油公司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便再高明的石油公司CEO、管理再卓越的石油企业,要是遇上像2016、2017和2020年国家油价断崖下跌的至暗时刻,也只能仰天长叹。

    大幅剥离公司资产导致的产量和营收下降

    在低油价时期为保住业绩和盈利能力大幅剥离公司资产,而导致产量和营收下降,是五大国际石油公司跌出前10强的“战略原因”。2016年以来,为应对低油价,国际石油公司加大出售高成本项目资产的力度,主要是剥离非核心油气业务,实现快速回收资金,减轻公司资产组合负担。例如,2016~2020年,壳牌、道达尔等巨头持续出售加拿大油砂和一些非常规油气资产。2021年,壳牌将其美国二叠纪盆地资产整体出售给康菲石油公司,并计划出售其尼日利亚所有深水油气资产权益。

    出售资产的后果是,如果没有相应的资产购得,则直接导致公司的油气产量当量有所下降,从而带来营收降低。例如,与2014年油价下跌时各公司油气产量相对稳定的情形不同,2020年油价巨幅下跌期间,国际石油公司的油气产量出现明显下降。除Equinor(艾奎诺,前挪威石油公司)和雪佛龙公司的油气产量微涨1%以外,其他国际石油公司油气产量均出现5%~8%的下降,平均降幅达到4%。如果再出现油价下跌,则石油公司面对的是“量价齐降”的局面。

    石油巨头们对化石能源的投入意愿降低

    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对欧美石油公司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石油巨头们对化石能源的投入意愿降低,“不敢投、不愿投、不能投”是导致公司收入有所下降的主观因素。于石油公司而言,今年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量和收入。本来随着2017年以来国际油价的回升,国际石油公司应该增加油气领域的投资才对,但现实恰恰相反,石油公司对化石能源的投资持续走低。特别是近两年,受能源转型加速演进的影响,五大国际石油公司投资油气项目的信心严重不足。

    与化石能源投资不足相反的是,国际石油公司加快低碳业务和非化石能源发展,此领域的投资预算显著增加。能源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的报告显示,2019年后,国际石油公司在低碳业务上的投资普遍增长了20%~30%。例如,壳牌称未来在石油上的投资将小于总投资的一半,大部分投资将直接投向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发电。埃克森美孚2021年宣布,把低碳领域的投资预算增长4倍,2022~2027年将投资150亿美元;雪佛龙公司2028年前在低碳项目上的投资将超100亿美元,是当前投资的3倍。

    国家石油公司的快速崛起以及服务业、互联网业实力显著增强

    国家石油公司的相对快速崛起,以及服务业、互联网业的实力显著增强,是导致五大国际石油公司地位相对下降的客观因素。2010年前,发展中国家的公司鲜有进入前十大公司行列。例如,2005年度《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中,中国排名最高的公司是中国石化,以销售收入750.76亿美元位列第31位,这也是中国公司上榜以来的最高名次。那一年,国家电网公司名列第40位,销售收入712.90亿美元,中国石油名列第46位,销售收入677.23亿美元。过去10年,一批亚洲和中东地区国家石油公司的崛起,使世界500强的前十大公司有了新成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中国的三大能源企业,即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国家电网,以及沙特阿美。2015年以来,中国的这3家公司的名次一直保持在第3~5位,好的时候,像中国石化和国家电网,曾上升至第2位。而从2019年起,沙特阿美开始进入前10强。

    另一方面,从2014年起,500强的头把交椅重新由沃尔玛公司担纲,一直到现在,沃尔玛这家超级巨无霸连锁超市企业一直雄踞榜首。而且从2018年开始,沃尔玛公司的营收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其突破了《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一书中对企业收入划定的“上限”。该书作者杰弗里·韦斯特认为,世界上尚未有一家企业的营收超过5000亿美元,一旦超过企业的“熵”将急剧增加。

    结语

    掉出前十大并不意味着五大国际石油巨头不再卓越。相反,它们正在进行调整和转型升级,以便在下一个时代的竞争中保持战略优势。而且,我们知道所谓世界500强实际上是500大,大不一定强,大不一定拥有与之匹配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因此,比营收更重要的是效益和投资回报指标。若论净利润,2022年度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的净利润分别为230亿美元和201亿美元;若按照净利润排名,在实体企业中,它们依然可以排进前10名。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