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全球海上风电迎来规模发展时代
    发展海上风电不仅有助于能源低碳转型,还将加强能源供应安全。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海上风电,海上风电行业正迎来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向大型化持续迈进,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容量近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目前,国内最大单机容量,同时也是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为明阳智能发布的16兆瓦。全球海上风电先行者Henrik Stiesdal甚至认为,海上风电机组容量将在2030年达到20兆瓦的里程碑水平。据睿咨得能源测算,对于1吉瓦海上风电项目,采用14兆瓦风电机组将比采用10兆瓦风电机组节省1亿美元的投资。

    走向深远海,转向漂浮式风电。随着近海资源逐渐开发,海上风电项目持续向深远海发展,由于深远海的水深增加,固定式的支撑结构难度更大,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被业内视为为“未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的主要技术”,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探索。中国深远海风能资源非常丰富,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较于底部固定的海上风电,漂浮式海上风电向大海延伸距离长,技术要求更高,具备更好的风能资源和更大的技术潜力。行业研究机构DNV发布的报告显示,已经建成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的平均度电成本比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高3倍以上。未来,降低关键部件和工艺成本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海上风电制氢将成为行业重点研发方向。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正在成为氢能发展的焦点,而海上风电比陆上风电稳定性更高、规模更大,这对于电解水制氢来说是一大优势,海上风电制氢模式正在受到广泛关注。在全球范围内,以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为代表的北欧国家纷纷布局海上风电制氢。在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在加快海上风电制氢项目的布局。

    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项目规模大小以及现有海上天然气输送管道改造进展,均将影响海上风电制氢成本。到2050年,海上风电制氢的成本将低于陆上风电制氢。未来,海上风电制氢与其他能源形式或储能联合发电等新型技术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机遇,海上风电还将结合海洋牧场和海水制氢等新经济模式,实现海洋经济的综合开发利用。

    选编自邱丽静8月15日发表在中能传媒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