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中心督检+班组自主检”让安全生产落地生根
    □ 穆秀云

    7月7日,吉林石化质量检验中心中部质检一车间苯酚化验室班员工隋玉杰正在上夜班,刚处理完样品分析后,车间有关负责人就到岗位抽样检查数据情况。19时,正在复查数据的隋玉杰再次遇到技术质量科值班人员检查夜间分析情况。一个夜班就遇到两次检查,这是质检中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一项要求。

    质量检验中心现有7个车间,岗位辐射东中西各生产区,受信息反馈慢、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及管理跨度大等诸多问题制约,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执行过程中常无法触及岗位末梢。对此,中心自有解决之道:探索出“中心督检+班组自主检”的双线检查模式。

    各具特色的基层自检配合中心级适时督检,这种上下联动的方式,使安全责任界限更加分明,安全责任归为到人头。

    质量检验中心负责人坦言,此举虽然效果好,但却是应对现实的无奈之举。随着近几年退休员工增多,一线人员结构呈“断崖式”递减状态,人员的减少,带来的是部分岗位的空员、缺员,怎么办?受制于企业人工成本,向外寻求支援只是杯水车薪,只有从内部深挖潜力,才能解决燃眉之急。

    岗位合并刻不容缓,他们按照区域、专业相近原则,进行车间和岗位深度整合,实现人力、物力最优化管理。推行车间级整合到班组、岗位整合,在带来人力、物力优化连锁效应的同时,负面问题也初现端倪:岗位合并、人员流动,岗位安全环保责任制的内容必然要进行变更,只有鼓励车间自主管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大班管理,一专多能,责任清晰”的运行模式,在保证岗位整合有序推进的同时,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动态修订率和动态审核率均保持90%以上的执行效率。不仅于此,自主管理的推行进一步激发了一线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系统思想得以在一线萌芽,“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本位思想得到抑制。

    在一线不少员工坦言,随着岗位整合的推进,自己也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人是流动的,责任也会变更或叠加,你总得学更多东西、担更大担子。”伴随着压力而来的则是更大的可能性,现在各化验室已初步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