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招实现量效双提升 |
|  |
|
——吉林销售长春分公司高质量发展侧记
□ 李林燕
7月30日,吉林销售长春分公司长春市经营处东岭加油站单日销量实现103吨,这不仅是东岭加油站2022年单日销量首次突破100吨,也是全省7月单站汽油销量最高值。同时,7月,长春市经营处长沈加油站柴油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在7月28日单日销量近百吨,位居该分公司单站单日柴油销量排行榜首。
面对后疫情时代经济低迷、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等多种不利影响,长春分公司持续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坚持“以量为主,以效为先”原则,把脉问诊“除病灶”、优化排班“增效益”、主动出击“扩销量”,从工作点滴做起,实现锁客增效。
把脉问诊“除病灶”
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以后,长春分公司协同所属各经营处及基层一线库站负责人迅速组成全流程诊断小组,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把脉问诊”,力图找准遏制销量提升的“出血点”和风险点。东岭加油站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加油站之一。“2号机加油效率低,经测算流量器流速较小……”小组成员对东岭站的设备设施进行了摸排,经反复测算更换了流量器和加油枪,加油效率大幅提高。“我们站和东岭加油站的加油周高峰恰恰相反,周一到周五物流车辆较多,高峰时段现场车辆较为拥堵……”坐落在长春市102线的长沈加油站,距离长春市一汽高速公路收费站不足4公里,是长春市开往公主岭市的物流沿线加油站,对销售柴油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考虑疫后各企事业单位逐步复工复产,诊断小组成员迅速为长沈加油站的设备设施进行了维护和保养,为助力省内经济快速回暖提供了技术支持。
优化排班增效益
为了让全流程诊断不仅诊出问题,还要“因病”施策解决各加油站的实际困难,诊断小组都会因站施策开“药方”。东岭加油站客户流动性较大,每名加油员日均提抢次数在600~700次。为降低员工身心负担,加油站内实施“4+3”和“4+2”混合倒班模式。即将两个班组12名加油员分成两个5人班组和2人白班班组,确保在低峰日两名加油员上两天班轮休两天,12人每周轮换;每日高峰时段则由值班前庭主管、便利店管理员和加油站经理组成机动班组编入现场加油队伍,确保加油机实现单机双人;销售高峰日则恢复正常6人班组,高峰时段站内的机动班组仍然到加油现场协助加油。经过一个月的试验,这种倒班模式不仅提高了加油效率,还保障了加油现场快进快出、车辆即加即走,东岭加油站日均销量提高了10吨。
作为长春分公司7月柴油销量最大的长沈加油站也同样开启了“2+1”优化排班模式,即在每日早晚高峰时段,由站经理和站副经理组成的机动班组随机加入长沈加油站现场,协助引导车辆、加注油品。经过1个月尝试,长沈加油站日均销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主动出击扩销量
“我们要让产品不仅卖得出,还要卖得好。”在7月初东岭加油站的例会上,加油站经理谢磊对其他成员抛出了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中油粮油进食堂、好客山泉进会场,东岭加油站便利店品质保障、价格优惠,诚邀广大顾客品鉴。”6月起,谢磊开始带着站内的员工走访周边的企事业单位,“我们一个人力量有限,可以利用网格优势找网格长帮忙扩大宣传呢?”脑瓜儿灵活的谢磊在和站内员工商议后,决定开展社群营销。谢磊带着站里的员工依托加油站的网格化管理区域,利用1周时间走访周边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主动与社区网格长、街道负责人对接,宣传中国石油质优价廉的非油商品。1个月后,谢磊带着站里的员工跑遍了鸿城街道的4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成功与所在各社区的网格长建立了联系。仅仅1个月,东岭加油站初步实现了由1到4、4到10、10到百千用户的网格裂变。
长春分公司将探索创新营销模式与绿色发展、奉献能源,强化价值创造专项行动与“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全力打造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双标杆”探索有效路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