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送妈妈去上班” |
|  |

 逯义伟 35岁 人这一生,穷也是一辈子,富也是一辈子,活得糊涂的人容易满足。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再继续躺平下去,下一代的未来也会被耽误。我得为自己争取些什么,为孩子留下些什么,也为社会创造些什么。36岁(虚岁)的我意识到这一点,也许并不算太晚。
 张秋杰 46岁 我相信在农村还有很多家庭妇女像过去的我一样,一直在等一个机会来改变自己。中国石油“我送妈妈去上班”月嫂就业培训项目使我们不再束缚于家庭,可以走进社会,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够独立决定自己的人生,从而改变人生轨迹。
 祝玉红 50岁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辈子没见过什么世面。从我这一代到我的下一代,对生活质量从来都不敢抱有太高的期望。见到身边原来和我家境差不多的人,现在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我开始意识到,人是要有所追求的,不然一辈子对不起自己。
|
□ 周悦
——讲述中国石油·中国扶贫基金会女性就业赋能培训班学员的故事
2021年12月30日,中国石油“我送妈妈去上班”女性赋能培训项目在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正式开班。
女性就业赋能培训项目是中国石油紧紧围绕新阶段新任务,为乡村女性赋能发展、就业增收提供的新途径,成为城乡互通互融互联互动的桥梁纽带,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对生活不满就是拼的理由
我们一家生活在河南范县这个小地方,老公长期在新疆工作,半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不过一个多月。他的工作收入是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老大、老二的学费全指着这点钱。由于我只有初中学历,为了照顾孩子,上班不能离家太远,只能就近打打零工。
在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上,我感到越来越吃力。担心孩子们将来也像我一样,因为学历低而过早地被社会淘汰。没有办法让两个儿子体会我失败的人生经历,只有给他们做出榜样,才能给他们带来一些触动。
由中国石油资助的“我送妈妈去上班” 女性就业赋能培训项目,专门为农村妇女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并解决就业问题。当我听了宣讲之后,觉得这正是自己想要的。
培训期间,我系统学习了母婴护理的相关课程,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实操。在老师的讲解下,我更全面地掌握了母婴护理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学会科学、 安全、 卫生的护理技能。
现在三胎政策一开放,月嫂、育儿嫂变得越来越抢手了。凭着培训中学到的这些专业技能,我不但对就业前景信心大增,而且有机会去争取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薪岗位了。
现在,我在县里做育儿嫂,帮客户照顾一岁大的宝宝。我按照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认真地照顾着宝宝的饮食起居,关注着宝宝的健康成长。客户对我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平也非常认可,把孩子交给我他们非常放心。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相信以后,我可以凭借专业技能帮助更多的宝宝健康成长,也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
很庆幸在合适的年纪遇到这样的提升机会,让我可以走出家庭,走进一个广阔的领域。可能没有机会再提升自己的学历,但我不再是一个被社会淘汰的人。在这个社会中,我也会被人需要,可以凭一技之长为家庭带来收入。
最重要的是,我终于可以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变成有价值的人,才有资格过有质量的生活。
既然选择了方向
我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兄弟姐妹7个。我排行老二,姐姐上学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家帮着母亲照看弟弟妹妹了,到我上学的时候还得帮家里做家务,干农活。没过几年,家里开起了小型面粉厂,因为用不起工人,父母就让我去厂里帮工。
我早早就订了婚,未婚夫去外地当兵了,还没过门的我又担起了照顾未来公婆的重任。然而,未婚夫当兵没几年就留在了部队,并提出退婚。期待的婚姻化为泡影,让我整个人都崩溃了。后来,我和家里面粉厂的工人结了婚,先后有了一儿两女。
如今,儿女们都已经大了,不再需要我们两口子贴补,但是闲下来的日子却让我觉得心里没着没落的。从朋友那里听说,中国石油“我送妈妈去上班”月嫂就业培训项目在河南招生,免费为农村妇女培训,我第一时间就去报名了。
走进教室,我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小时候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间实在太短暂,现在终于又有机会回到课堂了。培训期间正值雨季,地里的庄稼需要排涝,即便如此,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从未因农活请过一次假。因为这样的学习机会真的太难得了,我舍不得请假误课。
老师讲的内容兼具专业性和实用性,而且与时俱进,要不是报名来听课,真不知道自己的那些老观念与现在的科学观念差距有多大。像新生儿肚脐消毒、黄疸观察、抚触,以前不知道这些都是专业月嫂应该具备的知识。
培训结束后不久,我就进了县城里的一家月子中心。紧张又忙碌的工作,让我感到了月嫂的艰辛,但拿到4000元的收入时,我体会到了技能提升所带来的喜悦。由于我很快就适应了月嫂工作,而且服务周到,通过熟人推荐,我很快就给客户做上门月嫂了,现在接一单的收入至少是6000元。
通过培训,我意识到月嫂是一份了不起的工作,不仅要对产后妈妈做好照护和帮助,还要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成为金牌月嫂是我的下一个人生目标。
去创建自己的未来
品尝成功和喜悦
我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养育4个子女使得父母不堪重负,一家人省吃俭用勉强度日。在我15岁那年,父亲的猝然离世让这个家失去了顶梁柱,母亲只好一个人咬着牙把我们几个拉扯大。
20岁的时候我就嫁了人,后来我和老公也有了4个子女。和父辈不同的是,我们都知道教育对人一生的重要性,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子女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而中断学业。我不想自己的贫穷在下一代的生活里继续,更不想安于现状一辈子连个盼头都没有。但是,生活环境限制了我的眼界,再加上自己几乎一无所长,事业于我来说成了一种奢望。正当我为此苦恼时,县里传来了好消息,中国石油“我送妈妈去上班”月嫂培训就业赋能项目在河南开班招生。当我经过培训深入地了解月嫂这个职业后,事业在我的脑海中的图景才终于清晰起来。
除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校园生活还使我收获了良师益友。老师课堂上耐心地讲解和指导,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让我们这些几乎没什么工作经验的家庭妇女不再畏惧走出家门,去接触外面那个广阔的世界。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难得的一段愉快而又充实的日子。
毕业后,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很快就在郑州的一家月子中心干起了月嫂。第一次做月嫂我心里还是非常紧张的,好在客户对我这个新手月嫂给予了足够的包容,我硬着头皮逼着自己尽快适应月嫂的工作。一单做下来的确收获了不少经验,4000元的收入也让我体会到了经济独立的喜悦,而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客户还送了我一面锦旗。第一次当月嫂就收到了客户的锦旗,让我对自己信心大增,为能够拥有月嫂这个身份而感到脸上有光。
之后的工作让我渐入佳境,来自客户的感谢越来越多。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成为被人交口称赞的老月嫂,这让我对将来去北京当月嫂接高单有了更充足的准备。
我相信,中国石油“我送妈妈去上班”月嫂培训就业赋能项目还会为更多农村女性带去幸福,会使更多像我一样的乡村姐妹变得更加优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