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撑起脱贫致富一片天 |
|  |
 兰州石化修建的农业基建工程投用后,农民的苹果增产了。
|
□ 冯作文
——兰州石化精准帮扶庄浪县乡村振兴纪实
7月5日,兰州石化驻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帮扶队负责人景晓文,走进颉涯村村民史庄稳家中,了解家庭收入和生活状况,为完善乡村振兴具体措施收集数据。
庄浪县曾经是国家六盘山特困地区的贫困县和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这里土地贫瘠,常年干旱少雨,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40多年里,兰州石化用真情和实干为庄浪群众撑起了一片脱贫致富的蓝天。2020年2月,庄浪县正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全县293个村的40余万人民群众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建设基础设施
交通不便曾经是庄浪县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兰州石化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筑路、修桥、架电杆、修水库、建机站,为当地群众脱贫攻坚创造条件。
经过调研和论证,兰州石化确定以“路、桥、水、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援建思路。2012年以来,在庄浪县累计实施项目14项,为庄浪县7个村镇搭建公路桥3座、板桥1处、生产桥2座;建设水利设施1座,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1个;建设村民活动广场近2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
葫芦河曾经把庄浪县阳川乡孙王庄、大湾村等一些村子与外界隔开。这里的群众隔河相望,来往困难。上学的孩子面临着河涨“放假”,水落“开学”的困境。百姓辛苦劳作的农产品,想要运出去更是困难重重。
2014年,兰州石化投入360多万元,在孙王庄村边架设了一座长104米的便民桥,解决了3200多名乡邻群众的出行问题。大桥建成投用时,十里八乡的上千名群众赶到新建的“连心桥”,敲锣打鼓,拿着自家种的苹果送给项目建设者。乡亲们说:“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连心桥”连通的不只是孩子们的上学路、村民们的致富路,更是企业与百姓、党与百姓的心。
精准施策发展特色产业
兰州石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果、蒜、椒、牛”,精准施策发展特色产业。公司动员群众配合地方政府规划,大力发展苹果、大蒜、花椒等特色种植业,建立“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帮扶体系,拓宽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公司配合地方政府推进大湾村、西湾村、台咀村、周家村、申湾村建立“苹果+红牛”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庙川村建立“马铃薯+大蒜”产业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兰州石化在庄浪县先后实施果业、养殖业等项目8项,投入资金460多万元,提供化肥40吨、农膜50吨,建设提灌工程1座,建成1000亩标准化果园管理示范点。
盘安镇周家村村民周世利是苹果产业搭建中受益的脱贫户之一。“我家有6口人,原来属于贫困户,几年来在兰州石化的帮助下,我家的苹果收成不错,大女儿和儿子在外打工,二女儿在兰州上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周世利满脸幸福地说。
实现教育医疗“双振兴”
扶贫先扶智。兰州石化推进帮扶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开展阳光助学和教育帮扶,助力困难户家庭学子顺利入学,补齐帮扶乡镇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短板。
从2005年开始,兰州石化连续17年向甘肃省庄浪县等18个贫困县区发放中国石油奖学金。2012年至今,兰州石化在庄浪县已累计发放奖学金200余万元、扶助了3000余名困难学子。2011年,兰州石化与庄浪县政府合作,重建了大庄乡杨局小学725平方米的二层框架结构综合教学楼及配套设施。
甘肃宝石花医院(原兰州石化总医院)连续多年组织医疗团队下乡义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明情况”,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针对帮扶村镇多发病症,动态调整和加强义诊医资力量,在现场进行简易外科治疗,并对症免费发放常备治疗药品,减少群众的疾病困扰。宝石花医院还持续深化与村社诊所医护人员的业务交流,变诊治现场为教学现场,共同探讨治疗方案,为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作出了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