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乡村入画来 |
|  |
|
□ 罗建东 艾丽
——吐哈油田驻南疆“访惠聚”工作队记事
盛夏7月,新疆喀什疏附县的田野乡村,麦浪翻涌,瓜果飘香,丰收的喜悦写在村民们的脸上。
在疏附县兰干镇萨依村,一场“蟠桃会”正火热进行。
一筐筐刚采摘下来的冰糖蟠桃,色泽鲜丽,香甜馥郁,成为疆内外客商争相订购的“新宠”;在乌帕尔镇阿恰村,“农人蜜瓜”进入成熟采摘期,村民们正忙着将蜜瓜打包装箱,搬上货车,销往全国各地。这些都是吐哈油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到来之后,给乡村带来的新变化。
2014年,吐哈油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选派驻村工作队在疏附县开展一系列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举措,在南疆地区绘制了一幅富民安居、和谐壮美的民生画卷。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要舒服,去疏附,到了疏附真舒服”。这是众多外地游客对疏附县的印象。
“每年夏天,我们都会从乌鲁木齐到这里避暑。这里空气好、风景好、环境好、生活便利,一点儿不比城市差!”
今年67岁的艾力·努拉洪,是乌鲁木齐城市管理局的一名退休员工。谈起乡村近些年的变化,他频频竖起大拇指。
前些年,疏附县很多乡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门类单一,村容村貌落后。吐哈油田驻村工作队到来之后,在村里修路建桥、安装路灯,开展标准化庭院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乡村旧貌换新颜。
如今,走进疏附县的各个乡村,宽敞平整的道路通向远方,“三区分离”的村民庭院功能齐备,花草掩映的田园景致直扑眼底,优美宜居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今年以来,吐哈油田工作队对乌帕尔镇拜什巴格村的两条水渠进行了加固硬化,为肖塔村的600亩土地铺设涵管,对阿恰村的多条水渠进行清淤……水渠通畅了,看着地里的庄稼和果木得到浇灌,笑容浮现在村民们脸上。
阿恰村村民吐尔逊·肉孜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吐哈油田驻村工作队。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大家感到特别幸福!”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授渔”促村民创收
加大产业扶持,带领当地村民“闯出新路子,摘掉穷帽子,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是油田驻村工作的核心要义。
疏附县乌帕尔镇五村第一小队喀斯木家中,一项产业帮扶项目正在有序实施。喀斯木是当地的养鸽能手,工作队决定发挥他的特长,将他家的院落建成“田园肉鸽养殖中心”,带动当地村民走规模化养殖之路,并形成收购、孵化、销售一体化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感谢工作队给我们找到了挣钱的好路子。我家养的鸽子越来越多,卖的钱也越来越多。”哈力甫·热米提高兴地说。
在兰干镇萨依村,工作队引导蜜蜂“养殖大王”塔依尔·托合提成立养殖合作社,以“蜜蜂寄养”方式,扩大蜜蜂养殖规模,拓展线上销售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养蜂村民达到近百户,蜂箱达6000多箱,年平均销售蜂蜜60余吨,销售额300多万元,养蜂成为当地村民“最甜蜜的事业”。
驻村工作队引导村民开展特色种植,将村里500多亩土桃嫁接成新品种的冰糖蟠桃,将“土产品”变成“金果果”。
“新品种冰糖蟠桃,产量高、味道好,市场上供不应求,每亩蟠桃的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今年刚上市的80余吨蟠桃,现在已经被订购一空!”吐哈油田驻萨依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余飞说。
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造血”助村民增收
引导村民走出村庄,开阔眼界,多渠道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也是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
吐哈油田持续吸纳南疆适龄青年到油田就业,推荐有一定务工技能的村民外出务工,助力家庭经济增收创收。
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村集体土地经营中,工作队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无法外出就业的人员就近就业。用好公益性岗位,安排村民到村卫星工厂、牛羊养殖合作社等就近就业。对自主创业的贫困家庭,帮助解决店铺租赁、信用贷款等问题。
2017年,作为南疆转移劳动力人员的阿卜力米提·麦提图尓荪在吐哈油田找到了一份工作,在油田的精心培养和自身努力下,他从一名村民迅速成长为一名业务精湛的消防战士。2021年,在新疆消防救援总队全员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他获得综合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他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年度训练标兵”称号。
如
今,在吐哈油田,已经有400多名像阿卜力米提·麦提图尓荪这样的南疆转移劳动力在油田找到了稳定的工作。麦提图尔迪说:“油田不仅给我解决了工作问题,还把我培养成才,我非常感激。我和其他伙伴们,日子越过越好,油田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