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我们在行动 |
|  |

 戴厚良到贵州省习水县大坡镇田坝村考察旅游帮扶示范项目时,去看望脱贫户何利全一家。
 中国石油在贵州习水援建乡村旅游帮扶示范项目。
 中国石油2021年度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暨昆仑好客购物节在成都召开。
 新疆巴里坤地区的养殖户参加由中国石油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
中国石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帮扶地区发展诉求和实际情况,不断深化产业帮扶、加大消费帮扶、推进教育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持续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强调,要正确认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刻含义,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提高站位、加强统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石油力量。
抓好建章立制,推动帮扶工作有“维度”
中国石油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董事长戴厚良担任组长,高位推进帮扶工作。中国石油印发《党组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指导意见》《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对外捐赠管理办法》,修订帮扶项目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2021年,中国石油9名党组成员调研10个定点帮扶县,实现调研工作全覆盖。公司开展“十三五”扶贫项目“回头看”检查,清理“两拖欠”问题,77家参与脱贫攻坚的单位对援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运行情况、带贫作用进行检查,全部问题立查立改,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公司持续助力完善帮扶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大对基层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力度,帮助克服农户分散经营局限性,有序引导接轨市场,推进建立“民管、民有、民受益”的农民组织,构建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守住返贫底线,推动帮扶工作有“广度”
中国石油坚持把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公共服务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侧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发力。
在教育保障方面,公司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援建石油希望小学,新建食堂、宿舍,购置配套设施,提升学校教学环境,惠及师生500余人。
在医疗保障方面,中国石油在江西省横峰县、贵州省习水县为17万名脱贫群众提供大病再诊断服务,邀请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为脱贫群众开展线上会诊,缓解大病患者救治难问题。在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在横峰县新建2座桥梁,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带动沿线种养殖业发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援建“幸福驿站”,改善牧民四季转场条件。
在对口支援方面,中国石油继续在青海茫崖市投入3000万元(2020~2022年),援建防风固沙公益林及配套设施项目,改善自然环境;在西藏双湖县加大对民生、教育及工会等方面帮扶力度;在重庆开州区投入300万元,援建道路硬化、集中供水和垃圾中转站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聚焦特色经济,推动帮扶工作有“精度”
中国石油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作为2021年帮扶工作重点,围绕现代产业园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等内容陆续打造了河南省范县现代农业基地、台前县姜庄村乡村旅游帮扶项目、河北省青河县养殖合作社等乡村振兴示范点14个。
中国石油帮助青河县等9个村实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改286户;在习水县为餐饮企业集中安装油水分离器,收集废油加工生物柴油原料,解决了当地地沟油问题。在新疆察布查尔县投入1300多万元援建国家储备林项目,种植苗木5000亩,推进国家碳汇交易核算认定方法。
多年来,中国石油在习水县累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援建乡村旅游帮扶示范项目,援建民宿10套38间、景区道路6公里、杨梅园550亩、桃李园110亩以及配套景观等,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产业综合体,增强了当地村民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该项目成为遵义市唯一入选“贵州特色民宿”项目,央视《你好生活》等多档栏目到民宿录制宣传。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1年仍实现盈利151万元,分红60多万元,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
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帮扶工作有“深度”
中国石油结合受援地自然禀赋和发展诉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支持种养殖产业升级。在青河县连续2年援建畜牧屠宰基地,全年实现产值超2400万元。在习水县援建花椒种植加工项目,配套烘烤设备和生产机组,打造高品质、高附加值花椒产品。
二是加快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援建“优质春小麦监管+智慧粮仓”项目,通过现代化管控促进仓储设施和技术提升。在范县援建产业基地,推进特色蔬菜深加工。
三是支持发展特色旅游。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援建湿地古杨风景区。在台前县、习水县连续5年建设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借助乡村旅游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积极促进当地群众就业。要求项目建设和驻地单位用工向定点帮扶地区倾斜,2021年帮助定点帮扶10县转移就业5970人,招用脱贫人口164人,招聘109名适龄青年参与北京冬奥服务工作。
同时,中国石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拓宽消费帮扶产品销售渠道,推动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公司帮销脱贫地区产品金额达到6.53亿元,首次超过中国石化,位列央企第一名。
一是举办消费帮扶展销会。在成都召开中国石油2021年度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暨昆仑好客购物节,邀请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部委和兄弟央企帮扶地区携企业代表参加,超过150个脱贫县参展,展销各类帮扶产品2000多种,现场达成购销意向超3.69亿元,受到主流媒体、地方政府及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二是组织网络直播带货。在中国社会扶贫网、即时通信内购商城开辟“中国石油消费帮扶专区”。由昆仑好客组织31家销售公司开展直播带货比赛,300万人次参与直播购物,持续扩大帮扶产品市场影响力。
三是推进红色旅游。中国石油分别在革命老区横峰县和习水县设立“中国石油党员干部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号召党员群众赴两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全年组织所属19家单位1200人学习培训,直接带动当地消费超340万元。
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帮扶工作有“高度”
中国石油积极发挥央企党建优势,加强乡村党组织堡垒作用。
一是选派中青年优秀干部接续奋战乡村振兴。按照“压茬交接、不留空档”工作要求,选优配强11名(含第一书记1人)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中青年干部投身定点帮扶一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统筹项目管理单位和挂职干部,在定点帮扶县结对共建脱贫村和党支部各20个,集体学习党的科学理论,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举办政治理论和乡村振兴系列培训,培养各县基层干部超2万人,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农户”“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扶持龙头企业14个,帮助培育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7个,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帮扶工作有“温度”
中国石油坚持把智力帮扶作为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的重点工作,2021年培训县、乡、村基层干部2.44万人、乡村振兴带头人2.3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24万人,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
一是多维度开展专题培训。中国石油重点围绕产业、基层干部、专业技能等方面开设课程,创新开展农牧业新业态、数字农业、产业运营等内容培训,提高脱贫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多措并举丰富培训方式。中国石油结合各地疫情管控要求,继续采取集中授课、送教下乡、网络直播等方式,拓展培训覆盖范畴,通过积分奖励、课间提问、实时互动等环节,激发线下线上培训热情,提高参与度。
履责成效显著
中国石油努力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解决方案,积极贡献石油力量。
2021年,中国石油投入乡村振兴和对口支援资金近3亿元,实施环保生态林、种养殖基地、智慧粮仓等各类帮扶项目600个,高质量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中国石油派出帮扶干部984人,培训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及专业技术人员7.05万人,购销脱贫地区农产品9亿元,惠及群众50万人。
结 语
未来,中国石油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统筹指挥,持续完善体制机制,狠抓项目管理,持续巩固提升帮扶县脱贫成果,高质量完成定点帮扶各项任务,为乡村振兴贡献石油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