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加持 监管防控不放松 |
|  |
 日常巡查驻点督查双线并行。陈旭 摄
 能实现人、机、物实时抓拍的安全生产智能监管系统。李华祎 摄
|
□ 王贺尧 熊健
——济柴动力有限公司强化安全环保构建长效机制纪实
“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回答正确!加10分!”6月23日,济柴动力有限公司热工分公司职工之家,一场安全知识竞赛正在热烈进行。
连日来,济柴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柴)严格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法》主题宣传活动,强化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构建安全环保监管长效机制,把安全生产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奋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网格化监管提升安全水平
“这个除尘器电源插头坏了,抓紧换修。”“这个叉车充电桩电源线保护管断裂,存在安全隐患,立即整改。”这是济柴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正在对二级单位生产现场进行每日的驻点监督检查。
为了形成系统监管合力,济柴积极探索破解安全环保监管难题,大力推行“管、督、办”分离,通过日常巡查和驻点督查双线并行,构建起企业级、二级单位级和班组级的“三级”监管网络。济柴将安全环保监督管理人员派驻到生产安全风险大、关键生产装置多、作业人员密集的重点二级单位,实行驻点监督,加强对“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落实情况的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深入生产现场督查各级各岗HSE责任落实,做到全方位跟踪、全时段监管、全过程覆盖。同时,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成立工作专班,设置“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检查组和6个专项检查组,并要求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推行“分片分区”承包制,进一步规范各级监管履责,并以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HSE监督检查项点清单,固化监管工作流程与环节、周期与频次,推动各级HSE监管检查有制度、有标准、有流程、有计划、有分析、有措施、有验证、有考核,保证了监管规范性,提升了监管效能。
今年初,为了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主动性,济柴推行了月度“安全卫士”评选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和考核问责的奖惩机制,使公司安全环保监督工作形成了既有上下、主次、点面的区别,又逐级促动、监管结合的有机整体,促进了各级HSE监管责任有效落实。截至目前,通过通报、处罚、安全生产记分、月度绩效考核等方式,济柴消减各类隐患问题1834条,考核相关责任人54人,处罚金额2.93万元;树立榜样,表彰18名“安全卫士”,共奖励4.85万元。
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手抓”
4月,新冠肺炎疫情复发,山东省济南市按下了“慢行键”。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济柴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4次,统筹部署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从人员管理、车辆管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应急措施等方面,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制订了18条防控措施,以坚决守住工作场所和作业现场“零疫情、零感染”为目标,一手抓实疫情防控,一手助推稳产保供。
“外来车辆入厂时,我们先对随车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查验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证明和疫苗接种信息,做好登记,对物资进行消杀后再入库。”设备物资管理中心配套班班长王璇说。
“按照规定程序完成入库安置后,我们将一层一层地对物资内部进行消杀,每次出库时,再对物资进行二次消杀,每完成一回二次消杀,工作人员也要到指定地点做一次核酸检测,最大程度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将防控措施做细做实。”设备物资管理中心安全员冯宁宁对记者表示。
为把好疫情防控“入口关”,确保生产物资不停歇,顺利出入库,济柴严格执行地方政府防疫规定,盯紧关键环节,开展好人员流调、核酸筛查、环境消杀和场所管控,在厂区所有入口要求扫“场所码”登记,对出差人员和外来人员严格按照行程轨迹、健康绿码、体温、核酸检测报告“四查”规定管理,实施员工动态信息管控,建立进口物资专账,做到人、物、环境同防,为企业稳产保供和人员安全健康添加了一道“防护盾”。
3月以来,济柴总计消杀进口物资达千余件,国内风险物资消杀处理5万余件。严格执行隔离和检测措施,反复摸排重点地区返回人员20余次;为所有在岗员工、第三方劳务用工人员和承包商作业人员开展了32轮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做到“应检尽检”,持续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公司本部1469名员工完成了全程接种。
一手抓防控,一手稳生产。济柴从严从细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企业环境。
数智管控构建安全屏障
“请佩戴好安全帽。”在济柴智控成套分公司机房成套作业现场,报警器响起,操作人员听到提示后立即规范自己的操作。
“抓”到这次违章的是济柴的安全生产“AI智慧安全眼”,这是基于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开发的一套作业隐患违章智能辨识及预警系统。它应用在机房成套关键区域,实时智能分析作业现场的违章和隐患并发出警报,提醒施工人员纠正违章行为。
这套系统是济柴解决当前机房成套作业现场安全监管问题的全新“利器”。这套系统以近5年的安全环保隐患问题为数据基础,基于隐患违章判别逻辑,应用机器视觉、体态识别、异常行为分析预警等人工智能技术,判断作业人员行为状态,发现不安全行为立即启动报警,将违章视频素材存入后台并自动统计上报,为企业多维度统计分析,节省了人力资源,为企业后期的安全管理提供硬件支持,提升了安全生产技防水平。预警系统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投用,先后采用近5000段样本进行测试。现场应用证明,这套系统能准确辨识安全帽佩戴、单人作业、行吊、烟感、明火、入侵检测等违章行为及状态,实现全天候实时监督,测试准确率达90%以上。截至目前,该系统涉及的危化品、设备设施、应急、消防管理等共计28个典型类别,消除隐患问题461项。
“以前查纠违章都靠安全监督员的‘火眼金睛’。虽然现场安全监督员都尽心尽责,但人只有一双眼睛,不可能同时出现在生产现场的每个角落。现在这套系统提供了很大帮助,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督。”安全监督员熊健直言。
横向联通,上下联动,济柴“AI智慧安全眼”为企业质量安全环保监管向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迈进注入了新动能。
济柴安全环保处处长刘伟向记者表示,提高监督质量、提升监督效率、发挥监督实效,济柴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环保监督能力,不断创新完善监督模式和监管手段,坚持“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以可持续安全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