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起管控屏障 筑牢安全防线 |
|  |
 强化安全环保演练,保证站库等要害部位安全运行。
|
□ 王珊珊
——吉林油田安全环保工作纪实
6月21日,吉林油田非常规资源开发公司在前线指挥部组织召开钻井标准化现场会。针对钻井现场安全隐患问题较多的实际情况,加快推进问题整改,确保实现钻井施工本质安全。
吉林油田一直将安全环保工作作为“天字号”工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安全环保基础得到夯实,安全发展、清洁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生产安全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取得成效。
强化HSE监督
安全环保工作受控管理
吉林油田高度重视HSE监督职能发挥。从今年初开始,吉林油田多次组织安全环保监管部门深入采油、工程技术服务单位和生产一线进行HSE管理现状调查,并聘请咨询机构分析、解决遇到的难题。针对问题,公司开展HSE管理现状评估,组织编制生产岗位和施工作业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等。为强化HSE体系建设,公司还组织召开HSE管理体系推进会,开展HSE管理体系培训,让HSE管理体系职能在吉林油田充分发挥。
通过强化HSE监督职能发挥,吉林油田进一步推动四级监督网络建设。拓展公司HSE监督站职能定位,充分发挥质量监督、HSE监督、体系审核、员工培训和能力评估“五大职能”,形成各负其责、相互联动、逐级促进的QHSE监管新格局。同时,公司把落实直线责任作为推进HSE管理的前提,层层组织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制定了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3个行政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实现了责任逐级落实、风险全员共担,确保安全环保工作的受控管理。
突出抓好隐患治理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近几年,吉林油田勘探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处理好快速上产与安全环保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为答好这道“必答题”,吉林油田对勘探、开发、生产运行、质量节能等系统存在的安全环保隐患进行系统排查和分析确诊,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入手,切实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加大隐患排查治理投入力度,做到资金保障到位;细化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做到制度规范到位;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做到执行落实到位;推行隐患治理过程受控管理,做到验收审计到位。“五到位”的有效落实,大大提升了隐患治理的力度和速度。
吉林油田还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补短板、强弱项。结合生产运行实际,吉林油田各专业部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组织开展油气勘探开发、危险化学品、消防和道路交通等专项整治,切实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坚持问题导向
安全环保态势保持平稳
吉林油田直面自身点多面广战线长、基层缺员力量不足,设备设施陈旧、管理难度加大等诸多挑战,结合油气生产实际需求,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点,对“靶心”,上好“头脑”课,多做有用功。结合业务变化和作业区改革,吉林油田系统梳理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环保责任制,全面系统查找管理漏洞和管理盲区,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为确保管理人员能够理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深刻内涵,吉林油田由质量安全环保部门牵头,从今年初开始,便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安全培训,并层层传递,切实提高基层人员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能力。吉林油田针对防爆电气和高压电力设施操作人员缺少资格证情况,组织培训取证;针对次生硫化氢区块逐渐增多生产实际,聘请中国石油集团有资质机构进行培训,近700人取得了硫化氢防护资格。目前,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吉林油田不断健全安全环保管理网络机构,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围绕消防、交通、疫情防控等9个主题,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公司全面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管行业管安全环保、管工作管安全环保”等安全环保责任体系,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有保障、环保能受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