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为中国石油的国际传播力点赞

手机阅读请扫二维码

    □ 陆如泉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石油陆续在全球开展石油和天然气投资、贸易、工程服务等活动。截至目前,中国石油的业务已遍布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其中的30多个国家开展投资和重大油气项目合作,形成了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合作区。

    多年来,中国石油在五大合作区坚持换位思考问题的原则,以融入当地的魄力、合法守规的意识和有针对性的对外传播,践行企业的责任担当。

    当下,全球已进入一个新的动荡周期,国际传播工作任重道远。中国石油将国际传播有机融入企业的业务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国际一流的企业传播体系,为讲好中国故事发出石油声音。

    中亚—俄罗斯:讲好清洁能源开发的故事

    中亚—俄罗斯地区油气合作始于1997年6月中国石油收购阿克纠宾项目,历经20多年艰苦创业,从中哈合作一个项目发展到在7个国家运行24个油气投资项目,形成集油气勘探开发、管道建设与运营、工程技术服务、炼油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上中下游业务链,并建立了一套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及管控体系,有力促进了东道国石油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中亚地区已发展成为集“资源、供应、效益、品牌”四位一体的“一带一路”核心油气合作区。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项目是中国境外第一个千万吨级油气当量、百亿方供气能力的天然气战略保障项目。土库曼斯坦总统称赞其为“土对外开放合作的样板”,盛赞中国石油为“英雄般的建设者”。中国石油在该国树立了良好形象的同时,也为其他中国企业在土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俄罗斯北极亚马尔天然气及LNG一体化项目上,中国石油会同法国道达尔等合作伙伴,在位于北纬71度北极圈以内,濒临北冰洋极寒地带,成功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LNG超级工程。2017年12月,项目一期建成投产,项目成功克服了冻土带施工与极地环境保护这一世界级难题,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施工,实现了极地环境与超级工程的和谐。该项目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冰上丝绸之路”,使北极天然气穿越北极圈、跨过白令海峡走进了千家万户。

    中东地区:讲好帮助东道国战后重建的故事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中国石油是首批与bp等国际一流公司携手进入的外国投资者。目前,中国石油在伊拉克参与运营鲁迈拉、哈法亚等4个大型油田开发项目。2021年,这4个项目原油作业产量占伊拉克产量的60%左右,中国石油以实际行动助力伊拉克战后重建。

    同时,中国石油坚持生态保护与生产“同轨同步”。哈法亚油田项目外输原油管道穿越著名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阿拉伯河,项目在保障管道建设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油田生产的伴生气,为当地电厂提供燃料,对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石油做到了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并深刻理解和融入伊拉克的发展蓝图,着力打造多元文化的团队,开展经验技术和文化交流。

    中国石油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每年投资500万美元对当地员工进行技能培训,项目本土化率超过90%;中国石油以卓越的项目执行力赢得了合作伙伴和伊拉克政府的认可和信赖。当地媒体称,在伊拉克的战后重建中,中国公司功不可没。

    非洲地区:讲好帮助欠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故事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非能源合作通过石油投资、匹配的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和产能等方面的建设,使得中国的资本、石油工业的技术和标准、设备制造能力以及人才等,向非洲进行了大规模的转移和落地生根,帮助非洲搭上了全球化、工业化的“快车”,做到了用中国速度“做强非洲”。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石油帮助苏丹、南苏丹、尼日尔、乍得建立了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使得这些曾经是全球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非洲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代表。中国石油通过“深耕细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在本地化运营、油田社区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对非洲进行了重大投入,持续打造中非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

    比如,在苏丹和南苏丹,中国石油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方面累计投入近3亿美元,惠及人口超过150万。在乍得,中乍石油合作使乍得赢得了“能源独立战役的胜利”;在尼日尔,中尼石油合作成为“尼日尔人民的希望之光”。

    目前,非洲地区已成为中国石油海外“范围广、影响大,品牌强”的重点合作区,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走深走实的示范区。

    拉美地区:讲好百年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故事

    秘鲁项目是中国石油“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的“第一站”,具有里程碑意义。1993年,中国石油经过竞标获得了秘鲁塔拉拉油田七区块的开发作业权,1995年又获取六区块开发作业权,开创了中国的石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的先河,为中国石油走向海外,开展国际化经营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

    中国石油在秘鲁“一战成名”。1993年,中国石油接手秘鲁塔拉拉这个近百年历史的“骨灰级”老油田后,在分析上千口废弃的油井后,提出了有针对的老油田挖潜措施和新井井位,并于1997年开钻一口新井。1997年6月,该井“神奇般”地产出了1700桶油。此井的高产震动了秘鲁石油界,震惊了秘鲁政府高层。时任秘鲁总统滕森从首都利马千里迢迢前往现场查看。

    30年来,中国石油注重与秘鲁当地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从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和商业协会等方面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推动公司在秘鲁的油气合作走实走深。在秘鲁大选期间积极争取新政府的支持。以开诚布公、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社区沟通工作。增进了与当地居民以及社区的互信和友谊。

    在中国石油遭到外部攻击及恶意诋毁时,众多当地社区领袖联名上书秘鲁能矿部和国会,要求政府保护中国石油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与社区的合作共赢,为公司生产经营营造了良好环境。

    亚太地区:讲好油气田开发和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故事

    中国石油一贯致力于在全球各项业务运营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印尼和缅甸为例,公司在从事油气作业时,认真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规程进行作业。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在当地的业务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纪录。

    在建设和运营中缅油气管道时,中国石油运用先进技术来避免对当地森林植被的影响。在海沟穿越施工时,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海洋生态和两岸红树林的保护。

    在缅甸,中国石油还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与政府、媒体、NGO、合作伙伴、员工、社区等关注中国石油的组织和各界人士互动沟通,建立和完善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使公司的社会援助工作得到当地居民积极拥护。在对外传播上,实现了逐步由“我说”向“他说”的巨大转变。

    在印尼这个享有“千岛之国”美称的热带雨林国家,中国石油十分珍惜这里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始终秉承“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遵守当地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并执行高规格的安全环保标准,制订和完善HSE管理体系,努力把生产运营产生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与员工、承包商和社区共同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