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乘“石油”车 走上致富路 |
|  |
 现场巡检。
 设备保养。
|
□ 张斌
——吐哈油田南疆转移劳动力就业纪实
6月5日,葡北6-12井场,阿卜杜热合曼·托合提忙着洗井作业。他一会儿查看井口压力,一会儿查看反洗流量。
新疆南疆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产业基础薄弱,南疆农村劳动力长期就业难,贫困问题一度十分突出。新疆各级政府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通过疆内跨区域转移就业,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自2017年起,吐哈油田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及自治区党委关于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国有企业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更好地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先后接收像阿卜杜热合曼·托合提一样家庭困难的415名南疆转移劳动力,让他们放下坎土曼,拿起管钳、消防水枪,成为产业工人,掌握新的技能,开阔眼界,改善生活水平,走上了致富路。
一个岗位促进一生技能成长
6时30分,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应急抢险中心鄯善练兵场的阿卜力米提·麦提图尓荪和阿迪力江·玉苏甫开始负重更换空气呼吸器气瓶运送物资、攀爬23米攀爬立杆。
十几分钟后,汗水从下巴落到地上,教练员刘立东、王熙栋鼓励他们继续提高速度。
几年前,阿卜力米提·麦提图尓荪和阿迪力江·玉苏甫刚来到应急抢险中心时,连一句完整的国语都讲不出来,业务能力也不高。
应急抢险中心安排专人每天轮流讲课,教他们讲国语、学业务。
“都是同样的训练,同样的条件,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在日常训练中,阿卜力米提·麦提图尔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到了“狠”的地步。
2021年4月,吐哈油田要选派人员参加新疆首届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阿卜力米提·麦提图尔荪以优异成绩入选集训队。
竞赛科目里有一项是“攻坚技巧”,需要消防员从4楼窗口利用绳索速降到地面。面对十几米的高空,阿卜力米提·麦提图尔荪突然害怕了。队长鼓励他,他心里有了底气。
只听队长高喊一句:“米提,加油!”一个身影从4楼跃下,一脚、两脚、三脚,有节奏地滑落到地面。
150多天的集训中,阿卜力米提·麦提图尔荪报废了20多个泡沫桶,磨坏了4双运动鞋。
2021年在新疆消防救援总队全员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他夺得综合总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他荣获自治区“2021年度训练标兵”称号。累计救出遇险群众10余人,赢得群众赞誉。
目前,一大批像阿卜力米提·麦提图尔荪一样的南疆转移劳动力,成长为油田相关专业岗位的技能人才。
一个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
早上6时40分,吐鲁番市胜金乡以北,阳光照在无垠的戈壁上。
胜北1101井站,这里有英吉沙县两个小伙子的故事。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家里都是5个兄弟姐妹,都在上学,生活的压力较大。
阿布都热合曼·托合提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他的伙伴阿卜杜艾尼·奥布力塔力普今年春节后接替他在这里驻井。
2020年7月,他们从美丽的喀什来到吐哈油田,经过专业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成为油气生产服务中心的采油工。
阿布都热合曼家里有1个妹妹、3个弟弟,最大的弟弟在高二,最小的弟弟上1年级。家里有15亩地,种着玉米、棉花、小麦,每年有1万多元收入。
阿布都热合曼说:“每个月我都会留一点零花钱之后,给家里寄去3000多块钱,爸爸妈妈拿着这些钱,供弟弟妹妹上学,贴补着买些地里需要的农药化肥。”
妹妹斯丽米古丽·托合提说:“谢谢哥哥,我们一定努力学习。”
阿卜杜艾尼·奥布力塔力普有3个妹妹、1个弟弟,最大的弟弟上9年级,最小的妹妹上二2年级。家里5亩地,种着小麦、玉米。几年前,家里贷款5万元,养了2头牛和10只羊。经济压力大,父亲打零工维持开支。
他说:“这几年给家里邮寄了5万多元,家里拿这些钱还贷款,供给弟弟妹妹们上学、生活。”
尽管驻井的工作很辛苦,但是两个英吉沙县的巴郎子很珍惜这份工作,尤其是两次回家,让他们成了发小眼中的白领。正在上高三的发小说:“你现在状态好得很嘛,幸福得很,我们将来没你那样好的工作!”
在吐哈,像阿卜杜艾尼·奥布力塔力普一样的年轻人挣上一份收入,然后将钱邮寄回家里,支援家乡和家人,让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一次思想解放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夕阳西下,晚8时,哈密石油基地六区,一个烤炉炊烟袅袅。
麦麦提尼亚孜·麦麦提敏抖动手中的烤肉,他的妻子正在擦拭4张桌子。
他们准备迎接今天第一批顾客。作为3个孩子父亲的他,这是他从事保安工作之后,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的第二职业。
白天,他轮岗做保安,妻子在三区做保洁。晚上,他们支起小摊,做起了烤肉生意。
同事们都说:“这个家伙最近挣了不少!”
在吐哈石油基地安保岗位,有18名南疆转移劳动力就业人员。他们除了执勤之外,很多人业余时间摆地摊,售卖老家邮寄过来的石榴、核桃等干果。
刚来时,他们生活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家属住宿和就业咋办?油田为14对家属安排家属公寓,家属在基地从事绿化、保洁、餐饮等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孩子能不能上学?油田积极和地方政府沟通,孩子入学按照本地户口收费,费用降低一半。
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让他们有了新盼头。看着路上那么多私家车,他们希望自己也能考取驾照。秩序维护项目部与地方驾校联系,以最优惠的价格让他们报上了驾校。新的天地打开了新视野,他们中有17人考取了铲车、挖掘机等驾驶资格证,就业的路越走越宽。
阿卜杜萨拉木·阿卜力克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说:“走了很多地方,我觉得这里最好。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老婆还能挣上2000多元。最主要是孩子在这儿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如今,有8对夫妻购买了私家车。穆太力普·艾麦提巴柯说:“我们这批人打算在哈密买房,扎根油田。”
像穆太力普·艾麦提巴柯一样,他们在石油土地上眺望未来,为下一代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