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小小微生物 降本作用大

员工观察经过“微生物+气浮”处理后的水质情况。

    □ 刘奕汝 李泽华

    ——新疆油田采油二厂提质增效纪实

    截至6月20日,国内首个采用微生物处理工艺处理高表活剂、高聚合物污水的二元采出水处理站——新疆油田采油二厂81号联合处理站水区系统已处理153.42万立方米采出水,节约处理费用逾285万元。

    对于干旱缺水的新疆来说水资源尤为宝贵,而油田生产又离不开注水开发。为此,新疆油田几代石油人攻坚克难,不断探索油田采出水低成本高效循环利用的方法。

    “我们历来都是先使用加药处理工艺,将含油污水处理达标后再回注地层,但是传统加药处理方式成本高,通过不断努力,我们在持续探索中找出了“微生物+气浮”的新工艺,以此降低采出水处理成本。”采油二厂注输联合一站技术人员杨帆介绍说。目前,采油二厂每日采出水多达3.8万立方米,使用以往的加药方式处理采出水,每日处理费用超过10万元,如果能大幅降低采出水的处理成本,将为新疆油田公司持续深化提质增效,厚植低成本发展竞争优势贡献力量。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总结,采油二厂在2021年建成并投产的81号联合处理站的水处理系统中,在国内首创采用了“微生物+气浮”处理方式处理二元采出水。这种方法大幅降低了采出水处理成本,仅为加药方式处理成本的38%。

    “该方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水中乳化油及其他有机杂质,全程无水质净化药剂添加。”杨帆说。以前采出水加药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不间断的加入水质净化药物,成本较高;而微生物处理方式则利用池内生物挂膜作为微生物床,只需提供适宜的温度及氧气量实现微生物繁殖生长,采出水流经生物床即可实现净化处理,达到低成本重复利用。

    据注输联合一站站长陈开贵介绍,采油二厂每日采出水中的50%可利用“微生物+气浮”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81号联合处理站“微生物+气浮”采出水处理能力为2万立方米/日,可满足目前的处理需求。

    作为国内首创采用“微生物+气浮”的处理方式处理二元采出水的单位,在81号联合处理站水区系统投运前,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微生物+气浮”的处理方式,该处理站技术人员通过与设备设施厂家工作人员强化沟通,尽可能模拟出后期生产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将处理技术培训和本单位“矩阵培训”相结合,通过小班教学、“桌面推演”、每周考核等方法持续强化一线员工对处理方法的掌握,为后期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为了积累经验、摸索收油、收渣以及气量调整的规律,81号联合处理站的技术人员没有盲从设计,而是通过在水处理运行中的重要节点进行取样分析,并通过信息数据反馈实时监控、查看生物池细菌的培养情况,观察气浮机水质、查看沉淀池、浮渣池的液位变化来掌握运行管理规律。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分类,要求生物池和设备厂家定期回访跟踪,强化沟通交流,共同摸索规律,为各节点的正常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将坚持生产与安全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推进81号联合处理站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生产运行平稳有序保驾护航。”陈开贵说。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