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工程赋能 老区再现高产 |
|  |
 扶余采油厂针对储层特点开展技术研讨。
|
□ 王珊珊
——吉林油田效益稳产纪实
6月21日,吉林油田扶余老区八家子苗圃区域新投产的7口油井中两口井日产超10吨。为保持长期稳产,扶余采油厂调整工作制度,在连续生产一个多月后,平均单井日产仍是老区老井产量的10倍。
扶余油田是吉林油田的发源地,开发至今已有60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油田,综合含水高达95.6%,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尽管已实现连续6年稳产,但无效水循环严重,城区园区村屯压覆、井况逐年恶化、类稠油区无有效动用技术等矛盾和问题突出。老油田进一步控降递减率、提高采收率以及实现效益稳产仍面临巨大挑战。吉林油田立足储采保持平衡、产量相对稳定、效益必须提升,在扶余老区开展效益稳产三大工程,即老区注水稳产工程、薄差层动用工程、外围镶金边工程,并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及攻关试验,扶余老区频现高产井,实现多点开花。
老区不老要资源不老
吉林油田牢固树立老区仍大有潜力可挖的理念,扎实开展注水稳产工程,取得了新的产量增长点。注水是扶余老区提高采收率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扶余采油厂以控含水、降递减,持续调整注水结构、产液结构、储采结构为目标,充分应用预警系统、油藏动态分析、油藏研究成果指导年均2500井次的注采调控,同时不断扩大层间轮注为主的周期注水规模,目前已达到每年600口井。吉林油田深化层间干扰研究,在高产液井“应堵尽堵”的情况下,将堵水目标拓展至中高产液井的高含水层,达到每年160口井。正是基于每年近万井次的精细水驱工作量,扶余油田才实现了自然递减率控制在8%左右的较好水平,采收率稳步提高,达到储采平衡。
吉林油田充分认识到,扶余老区的资源并不老,但高度分散。因此,作为属地的扶余采油厂牢牢树立起“采油人要有找油意识”理念,推动老区从采油向找油转变。通过深化老区资源再认识及潜力再评价,在老区内部找新区。扶余采油厂从扶余老区构造高点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发现了八家子苗圃这个小块区域采出程度低,剩余资源潜力大。今年初,扶余采油厂在原地貌复杂的苗圃区域部署了7口油井,获得了初期日产量突破,产量之高为扶余油田近10年之最,更加证实了老区仍大有潜能可挖,且“小块不小”,可实现高效建产。
老区不老要技术不老
吉林油田一直重视技术的攻关与突破,通过不断探索适用性技术,引用非常规理念开展大排量压裂,扶余老区边部薄差层动用见到新成效。
因为扶余油田常规压裂潜力持续变差,受隔夹层控制的薄互层、差层逐渐成为挖潜主力。由于地质条件原因,扶余油层渗透性低,常规压裂难以效益动用。吉林油田重新审视梳理扶余老区边部区块内部潜力,转变压裂思路,引用非常规理念开发常规油层,大胆进行传统技术突破。通过开展大排量压裂试验,采用“压前蓄能+三段式压裂”的技术路线,提高施工排量、加大加砂强度,压开薄夹层、正韵律厚层中上部,进一步提高储层改造程度,提高老区边部采收率。
年初以来,扶余采油厂先后实施大排量压裂13口井,单井增油量是常规压裂的1.8倍。其中,扶北区块的中+17-29井,增油效果是常规压裂的6倍,好于新井投产初期。下一步,吉林油田将继续在扶余边部及老区内部开展试验。若实现突破,可实施潜力井350口、潜力层520个。
老区不老要认识不老
观念指导行动,吉林油田一直牢牢树立效益意识,有效益的产量一吨都不放弃,通过精细认识指导扶余老区外围评价井部署,外围“镶金边”见到好苗头。
扶余采油厂始终不放弃老区外围未动用储量,成立外围攻关项目组,研究理念从构造油藏转向构造控制下的岩性油藏,深入再评价外围资源,通过井震结合在油藏界面认识清晰、断阶构造有利的部位部署4口评价井。
今年初,扶余采油厂成立外围攻关项目组,深入开展再评价外围资源,重点通过井震结合,研究理念从构造油藏转向构造控制下的岩性油藏,4口评价井借鉴薄互层压裂经验,采取大排量压裂后,远远高于扶余油田平均产量。扶余采油厂乘胜追击,在4口评价井周围进一步部署新井39口,并在扶东部署新探井,为外围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