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数字化“智慧固井”再下一城

数字化仪表房为固井施工装上了智慧“天眼”。

    □ 杨军 郭旭亮

    ——川庆钻探长庆固井公司EISC成功上线侧记

    “以前,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每次遇到重点井、复杂井施工,技术专家团队就得提前打点行囊,千里跋涉进驻施工现场。”6月17日,川庆钻探长庆固井公司三级工程师张占臣指着满是图表数据的液晶大屏自豪地说,“现如今这些曾经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工作方法已经或即将成为过去时。”

    支撑张占臣说这话的底气,来源于由他负责运维管理的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也就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EISC(英文全称为Engineering operation intelligent support center)。

    紧跟时代

    “智慧固井”必须攻下

    EISC是什么,通俗讲就是所有施工现场远程感知,在指挥中心通过信息系统智能计算,多维度地显形展示固井要素,供专家参考和建议,一对多的远程技术支持和操控所有固井作业现场,远程点一下鼠标,各现场就能执行的远程固井智能支撑中心。

    简单来说,以前需要众多高级工程师来保障的固井施工,采用这个系统后,只需要由各路专家组成“智囊团”坐在千里之外的总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远程技术支撑保障,确保重点井、疑难复杂井全覆盖。

    EISC的建设最早要追溯到去年。当时,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袁卓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大力实施数字赋能战略,以数字固井、智慧固井为目标,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加快固井一体化平台建设,推进固井生产经营协同管理、数据共享,促进信息化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固井人数字驱动的引擎在哪里?在EISC的加快建设。

    思路明确后的行动迅捷有力,长庆固井人发起了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固井的攻坚战。

    这点困难

    岂能难倒咱

    万事开头难,起步阶段,EISC的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其实挺折腾的,我都数不清设计方案被推翻了几次。”看着电脑上成堆的矢量图稿,CG模拟场景动画,负责项目建设的信息档案管理中心的农宁良大倒苦水。他坦言,EISC不是科幻,是长庆固井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更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突破口。“即便设计方案再次被退回,我们也从未想过退缩。固井人最不缺的就是坚忍不拔的创新力。这点困难岂能难倒咱?”

    在数字化感知、一对多支持为核心的建设思路下,农宁良和团队成员扑下身子多方走访,切身感受各兄弟单位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广泛取经求教。经过长达3个月的走访调研,一个科技感十足、固井现场全面感知的EISC支持中心建设方案获得专家组审核通过,落地实施。

    “固井现场压力、排量、密度数据回传了吗?”繁忙的建设期,每个信息化建设者都紧盯屏幕闪耀的数据点,时不时地喃喃自语。对固井数据的全面感知,是EISC提供专家坐镇把脉、远程操控的基础,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施工现场的数据回传难题,一切都是空谈。随之,网络建设配套方案的建设难题又摆在眼前。

    初战成功

    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终于,长庆固井公司EISC工程作业智能系统呱呱落地,开始上线试运行。

    数字固井的魅力一显现,便惊艳全场。沉浸式的液晶屏全景展示固井声、像、图,数据曲线跳跃在测试者眼前。“看到了,很清晰,打前置液……”张占臣紧盯屏幕上的现场作业数据曲线,沉稳地向固井现场技术员传达施工指令,提供技术支持。

    “原来固井施工还可以这样干!”施工现场一名在油气固井行当工作了30年的老工人感叹之余,对公司与时俱进的生产运行模式连连称赞。

    初战成功的喜悦,激发了长庆固井人做精做细做专EISC的信心和决心。在现场亲自参与测试EISC系统应用的袁卓,借助EISC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就EISC改进完善再下动员令:“要进行大量疑难、复杂条件下的测试,更多地暴露出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现如今,长庆固井公司的EISC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重点井、复杂井固井施工中投用。曾经遥想的未来已成为现实,长庆固井公司数字化、智能化固井之路将越走越远。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