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港油田“千口老井评价工程”增油6315吨 |
|  |
|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学立) 6月21日,笔者从大港油田获悉,枣1608-14和家30-17两口井在实施查层补孔措施后,日产油由14.21吨增至42.56吨,以前的“鸡肋井”变成了“香饽饽”。截至6月20日,大港南部油田千口老井评价项目实施低效益井挖潜43口,日增油213吨,累计增油6315吨。
该油田千口老井评价挖潜工程项目组充分发挥查层补孔的“慧眼”作用,对原解释水层和油水同层进行二次精细解释,重新细化建立测井解释图版并调整部分老区测井解释下限标准,形成以低阻油气层综合解释技术、生物灰岩储层裂缝评价、复杂储层有效性及流体性质评价等技术攻关利器,实现沙河街组沙二段中下部层段储层潜力升级。
在深化实施查层补孔技术的同时,项目组还通过桥塞打捞释放潜力层产能、投放新桥塞封堵高产液或高含硫层的方式,恢复老井产能;通过持续深化认识储层堵塞机理,对下古储层井段采用高压增补能+分级注入药剂复合解堵工艺重建储层渗流通道,对上古储层井段采用储层解水锁+高效排液复合解堵工艺实现近井储层渗流通道的快速恢复,让低产低效井重新焕发活力。在舍女寺、王官屯等油田36口潜力井中,优选实施补层、酸化、找水、卡层等措施井10口,日增油50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