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老师傅”变身“新学徒”
    本报讯 (记者 刘英 通讯员 何金凤) 5月23日,大港油田孔2号井丛场新井投产“满月”。一大早,周洋洋把样桶、工具、仪器全都装上电动车,和三级工程师杨志军一起赶到井场,关闭套管闸门,卸掉套管丝堵,装好测试仪器,一整套工序干净利落。

    测量还没开始,电话铃就响了起来,孔店联合站2号输油泵突然故障告急。“周专家,就等你了,枣园地区来油输送可耽误不起啊!”

    周洋洋看着仅仅比自己大2岁的杨志军,略带焦急地请求:“师傅,我先去大站干活,回来你再教我,今天无论如何我都得操作一遍。”

    周洋洋是采油六厂作业二区采注一组采油工,转岗不到两年,还是个“新学徒”。可这个“新兵”在采油六厂却是一名响当当的集输工高级技师、中国石油2020年技能大赛集输工第一名得主,人称输油岗位的“活电脑”和“万事通”。输油大站的“疑难杂症”,周洋洋都能手到病除。

    “不能安享在过去的成绩里,新形势下,不断提升自己才是硬道理。”2021年,周洋洋做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转到采油岗位工作。

    面对新领域和新知识,周洋洋如同复位般从零开始。为了快速成长起来,他延续着自己的学习习惯,随身带着两个小本,一个记录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法,一个备忘每天的主要工作。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碰到难点就查资料、翻书籍,向采油工种的年轻人和老师傅虚心请教,抽丝剥茧地钻研到底,现场大小施工他都跟学跟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

    阴雨天,他顶着风雨紧固电机螺丝,以防皮带打滑;高温中,他背着打草机清理井场周围杂草;午饭后,他放弃休息时间跑到井场换压力表电池;烈日下,他配合站上的师傅们更换油井盘根盒……周洋洋干劲十足的样子,让同事们都竖起大拇指。与周洋洋前后脚进入采注组的青工高显辉说:“我也得向周哥看齐,铆着劲儿加油干,要不把我落下一大截赶都赶不上!”

    认真做事,踏实规划是周洋洋的工作信条。夺油上产“百日会战”中,为了进一步深挖上产潜力,他重新分析了60余口油水井的基础资料,以开发时间+生产现状为脉络,分门别类划分油井生产类型。针对部分受油稠、出砂、出气等因素影响的泵效较低井,他建议实施碰泵、憋压、洗井以及转换生产工艺等方式,提高抽油泵效7%。为确保水井注好水、注够水、注稳水,他主动开展增注、洗井、热注等措施30井次,有效提高了水驱效果。

    4月的一个深夜,孔1013-1侧驱螺杆泵皮带突然断裂,夜班工换好重启没几个小时皮带再次断开,反复3次直到第二天中午问题还没能解决。生产的突发情况,触动了周洋洋的钻劲,一整个下午他都泡在井场,按照“望、闻、问、切、听”的方法,他终于从电机运行频率变化中确定了“病灶”,更换泵头轴承后生产恢复如常。

    “当代的产业工人就得多专多能,这就是我要奋斗的目标。”周洋洋执着地奋斗着。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