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气和新能源 |
|  |
 东方物探三维地震技术助推苏南高效开发
|
大港油田小微地质体建成高效新区块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学立) 6月6日,随着家35-54、家32-46等4口新井获得20吨以上高产,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利用新技术精雕细刻小微地质体获突破,初期日产油82.6吨,建成50吨以上高效新区,实现了小微地质体“少井高产”和特殊地质条件、生产经营形势下精细挖潜、高效建产。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所辖南部油田存在构造复杂、面积小、厚度薄、流度低等特点,被地质专家称为“魔术师油田”。这个厂广泛开展金点子、拿智慧油、增储上产等活动,调动全员力量,坚持小块不小、小层不小的开发理念,精细研究小微地质体,精细分析开发潜力,精准定位优势甜点,精心培育高产井和高产区块。技术人员创新MVF薄砂体精细识别技术等4项高精度油藏描述关键技术,深化微小砂体精细挖潜方案研究,实现多元信息深度融合小微地质体精雕细刻,解决小断层、小砂体、微构型和微观剩余油精准表征的难题,有效提升了开发方案质量和产能建设效果。
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 稠油常规吞吐区平面调汽初见成效
本报讯 (通讯员 章文 洪锋) 截至6月3日,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稠油常规吞吐区通过低产低效区域延缓注汽、高含水井“间注强排”,以及汽窜严重区域转驱生产措施,累计优化注汽126口,节约蒸汽9.6万吨,平面调汽工作初见成效。
受平面上油层差异矛盾影响,稠油吞吐开发极易出现汽窜、出砂、高含水等现象,各种矛盾制约油藏的整体开发效果。作业区通过减少低产低效区域油井的注汽量,增加生产周期,有效增加单井油汽比,提高周期产油量;通过降低汽窜严重区域注汽压力,使用直井汽驱的方式,盘活了该区域油井,减少了蒸汽在汽窜过程中的浪费,提高了汽窜区域油井生产时率;通过实施“间注强排”策略,增加油井排液周期,减缓转轮周期,减少地层存水对注汽的影响。通过以上措施,不仅提高了低产低效油井单井效益,盘活了汽窜区域油井,控制了高含水区域油井的含水上升,还让蒸汽的调控更加精细准确,让好井多注汽、多产油。
长庆华庆油田 转变注水开发方式唤醒十年“沉睡井”
本报讯 (通讯员 黄慧 王策) 截至6月4日,长庆华庆油田元284示范区转变注水开发方式让5口“沉睡”10年的油井被“唤醒”,累计增油1467吨,6个月实现零递减。
元284是中国石油首个10万吨级超低渗透油藏转变开发方式示范区。自2020年元284转变注水开发方式迈入工业化试验以来,技术人员潜心研究采油井关停原因,采取“地质—工艺—井筒”自下而上的系统工作法唤醒沉睡采油井。元301-53井是一口由于井下落物无法打捞,停产超过10年的“报废井”。项目组技术人员通过钻铤扶正、钻杆捞杯防落物等技术修正措施,历经磨钻、套铣、修复、解卡、打捞作业,成功将225根油管落物全部捞获,成功唤醒“沉睡井”。目前,该井日增油2.7吨,累计产油537吨,开井半年零递减。据悉,该项目组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元284-48井的打捞及压驱一体化试验工作,并在试验区紧密跟进措施效果,全力确保元284转变开发方式试验高效推进。
煤层气公司激活“四低”储层提产能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方亮 通讯员 高新华 石元宝) 6月6日,记者从煤层气公司获悉,这个公司在大吉区块盒8段首次实施二氧化碳“准干法”储层改造技术获得成功,气井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煤层气公司大吉区块盒8段储层平面连片发育厚度大、储量丰富,但其低孔、低渗、低压、低含气饱和度的储层特征,致使该层段生产的气井普遍呈现低产低效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气井产能,这个公司系统搭建以储量动态程度、解吸采出程度等为内容的气田供给侧要素体系,积极探索破解盒8段投产后产能递减快、水敏水锁严重等突出问题的措施与办法,创新采用二氧化碳“准干法”进行储层改造。通过对大吉2-2A井进行试验,增产效果明显,开井试气生产日产气量对比措施前增长3倍。二氧化碳“准干法”压裂技术在大吉区块盒8段的成功运用,为煤层气公司进一步改造盒8段和山1段等储层、提升大吉区块整体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准东钻井公司 在阜康凹陷以“阜康速度”交出满意答卷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周建玲 通讯员 张代娥) 雪山映照,钻机轰鸣。5月25日,西部钻探公司准东钻井公司70048队承钻的阜52井,以日进尺1413米的最快速度,创造阜康凹陷区块单日进尺新纪录。这是这个公司多年来在阜康凹陷经验积累、技术储备和精细管理的具体体现,以“阜康速度”助力油田公司提速上产、快速建产目标的实现。
在这个井施工过程中,采取配套油基钻井液综合提速技术,全参数钻进,优化钻井工序,实施一体化创新思路,优化钻具组合设计,采用“螺杆+短钻铤+扶正器”导向钻具组合,保证钻压释放的同时提高自纠斜能力,攻克了三叠系砂泥岩互层段油基环境下防斜打快的难题,钻井参数释放提升3倍,钻井机速提升156%。目前,阜52井和阜54井按照设计要求正在安全稳步快速钻进当中。
东方物探三维地震技术助推苏南高效开发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刘斌) 日前,记者在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达产30亿立方米、上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总结部署会上获悉,形成“苏南高效开发模式”达产30亿立方米的8项核心特色技术中物探领域占两席,且三维地震砂体识别技术和储层精细描述技术两项特色技术位列前三。苏南作业分公司授予东方物探长庆物探处 “诚信服务商”荣誉。
苏里格南区块由中国石油与道达尔合作开发。作为鄂尔多斯盆地三维地震技术应用的先行者之一,苏南作业分公司将首期工程交由中标的东方物探长庆物探处280队实施。项目成果提交后,苏南作业分公司依据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确定的开发井位屡获高产,井震符合率85%以上,Ⅰ+Ⅱ类井比例高达90%以上,快速推动合作区天然气年生产能力突破30亿立方米大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