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投产 |
|  |

|
本报综合消息 6月2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投产,新建的86座光伏电站散布生态防护林带中,展现出别样“光”景,公路沿线植被彻底告别了柴油机发电灌溉的历史,实现公路全线“零碳”排放,塔里木沙漠公路成为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
塔里木油田聚焦“双碳”目标,积极响应国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号召,在前期将11口水源井接入网电、12口试点建设光伏电站的基础上,今年对剩余86口柴油机发电水源井进行光伏改造,实现生态防护林抽水灌溉“油改电”零碳排放,每年较柴油发电减排二氧化碳约3410吨,走出了一条光伏治沙的新路,让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步步成为“绿电热土”,扛起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央企担当。
据了解,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始建于1995年,全长566公里,是世界上贯穿流动性沙漠最长的等级公路。为抵御风沙侵袭,2006年,塔里木油田在公路沿线建成绵延436公里的生态防护林工程,布设的109座水井房日夜抽水浇灌,植被深深扎根沙漠,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转变。据测算,400余公里近5万亩生态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2万吨,光伏发电站每年较柴油发电减排二氧化碳3410吨。
在奉献清洁能源的同时,塔里木油田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油气生产全过程,近年先后在戈壁荒漠造林绿化483平方公里,5座矿山入选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塔里木油田坚持新能源与油气协同发展,大力推进清洁替代等5个新能源示范区建设,在“死亡之海”建立多座绿色“能源特区”,预计“十四五”末全部投产后,可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00余万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