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坚守岗位两卫士

二人在公路架线过程中互帮互助。


穿梭在丛林中的郑川。


放线班长饶映秋每天在设备堆中忙碌。

    

    在成都新津区观音寺——九莲胜景,满山晃动着中国石油红,他们在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部梓潼三维的高效启动做好充分准备。有两个红影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饶映秋,一个是郑川。

    他俩都是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排列工程中心三队的放线班长。

    饶映秋:

    “火眼金睛”安全卫士

    饶映秋个头不高,蓄着平头,工作中身子灵活。今年春节刚过,他便来到设备维修场忙碌起来,当了一个“安全卫士”。

    “别抽烟哟!设备堆中严禁吸烟,这早已有明文规定。”午后,一个季节工刚从包里将一支烟放在嘴边嗅了嗅,饶映秋一提醒,他立马把烟揣进裤兜,向饶映秋做了个鬼脸。

    饶映秋有一对“火眼金睛”。在观音寺设备维修中,他对安全的把控很细致。电瓶的电充满全得入库,见大线堆积库房门前,他会主动将大线扛在肩上,行走在设备中,将大线见缝插针似地摆好、放平;见库房门前停着三轮车,赶忙叫人推走,怕影响卡车进出;提醒经常出入库房的库管员:“千万别抽烟哟。”库管员都点点头,严格遵守。

    走上梓潼三维工地,饶映秋仍没歇下来,身影活跃在梓江两岸、魏城河边,一张脸被阳光、大风沐浴得粗糙无比,他迈着从容的步伐为项目的提质增效付出辛劳。

    郑川:

    “极性试验”吃苦卫士

    今年,四川盆地西北部梓潼三维是西南物探分公司的“一号重点工程”,从涿州、敦煌和大庆等地调来2万余道的三分量采集链及附属设备必须拉到观音寺郊外的空地中进行“极性试验”。郑川作为排列三队的放线班长,承担了此次从设备铺场至设备收场的任务。

    尽管连日来气温升高,但参与试验的人却在郑川的组织下不怕阳光的烘烤,动作娴熟地拆卸螺丝,从采集设备中,将2万多道采集站一个一个地用螺丝刀将428采集系统进行连接。有时人手不够,郑川就和他们一起忙碌在一片铺满橙色的采集设备的田间地头。

    这一忙,从一大早忙到夕阳西下才收工。走在田埂上的郑川汗流浃背,他说,明天还得继续……

    在四川盆地西北部梓潼三分量地震勘探项目工地,郑川与饶映秋像一对亲兄弟,在放线过梓江河、魏城河或公路架线过程中,互帮互助,推进项目一直向前。

    饶映秋1978年出生,属马,意为骏马奔腾;而郑川1974年出生,属虎,正应了今年虎年的4个字:虎虎生威。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