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油气和新能源
    大庆油田 首个相态转变无碱复合驱现场试验提前转注

    本报讯 (记者 张云普 通讯员 罗祥玮) 大庆油田首个相态转变无碱复合驱现场试验在杏北开发区杏六区东部Ⅱ块顺利注入三元主段塞,实现现场试验的良好起步。截至5月17日,该试验区累计注入化学药剂0.079PV,注入体系合格率100%。

    据了解,该试验项目是大庆油田为探索低成本高效复合体系、提高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利用国产原料自主研制的新型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剂,通过优化相态转变无碱复合体系开展的首个现场试验。该试验可进一步发展完善三元复合驱开发技术,为实现储量的有序接替做好技术储备。大庆油田将继续做好现场试验的精细管理工作,持续跟踪动态变化,保证注采时率,确保试验区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为提高三元复合驱效率提供技术支撑和经验参考。

    

    南港油田唐东9X5井喜获高产油气流

    本报讯 (通讯员 丛丽 成亚斌) 截至5月8日,大港油田南港油田唐东9X5井已连续生产10天,拉开了南港油田规模建产序幕。

    今年以来,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全面落实油田公司“冲、抢、稳、保”的工作要求,以“地质工程一体化”思想为指导,针对新增储量区多轮次攻关地震多属性融合与多方法储层反演技术,精细刻画砂体边界与有利区,构建大斜度井与水平井混合井网模式提高新建产能,严格遵循“一井一策、一井一议”评价建产一体化工作方法,优选高部位实施第1口大斜度产能井唐东9X5井。该井的成功实施,极大地坚定了科研人员对南港油田东营组高效建产的信心。下一步,科研人员将按照产能建设“初期高产、长期稳产、效益最大化”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夯实南港油田东营组的产能方案,推动南港油田高效建产。

    

    冀东油田南堡1-29储气库注气量超1亿方

    本报讯 (记者 杨军 通讯员 高广亮 李聪) 5月9日,冀东油田南堡1-29储气库累计注气突破1亿立方米。从开始注气到单日注气突破百万立方米,仅用时128天创造了储气库建设的“冀东速度”。

    冀东油田南堡1-29储气库自建设以来,围绕“经营上精打细算、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四精”要求,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在注气井井筒准备、利旧管网治理、压缩机安装就位、增注施工等方面全力推进储气库注气工作。此外,该油田及时研判注气形势,超前谋划增注工作。先导试验方案设计利用1台普帕克压缩机,日注气能力50万立方米/日,根据方案批复时间、钻井和地面配套设备设施建设进度,研判注气量与任务目标差距极大。技术人员系统评估后,明确注气能力主要受制于来气压力无法提升的瓶颈问题,创新形成小管容短距离压缩机“串联增注”工艺。普帕克前端设置增压机,使沉寂7年之久的普帕克旧压缩机注气能力由50万立方米/日提升至130万立方米/日,整体注气能力达到150万立方米/日。

    

    长城钻探柱塞排采为苏里格气田“提气”增效

    本报讯 (通讯员 徐全保 王楠) 5月16日记者从长城钻探地质研究院了解到,该院针对苏里格气田高含水间开、产量低等问题,开展柱塞排采试验,8口试验井实现连续生产224天,平均日产提高20%,为该区块高含水井治理提高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苏里格气田随着开发进入中后期,高含水井比例逐步增高,该类井生产水气比较高,易受井筒积液、水锁等因素干扰,出水量大、产量低,造成井口管输压力较高,经常出现水淹停产,生产管理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长城钻探地质研究院技术人员从气井动力、阻力、携液能力、措施增产潜力和技术经济有效期5个方面优选论证措施井位,开展柱塞排采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开展柱塞排采试验。第一阶段完成的8口试验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该区块高含水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