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运筹帷幄 决胜万里薄油层

邦亚区块评审会现场。


李春雷在泰国项目现场。

    □ 李春雷 刘晓燕 张晓玲 丁伟 张文起 张绍波

    ——中国石油勘探院亚太所疫情下决战泰国项目纪实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亚太所泰国项目技术团队(简称技术团队)面对无法赴海外现场开展实地调研的现实,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与学科优势,针对泰国陆上油田复杂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展“复杂断块薄油层高效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一批现场应用效果好、技术含量高的科研成果,确保了泰国项目的顺利进行,走出了一条疫情时期保障海外项目勘探开发的新路。

    邦亚存留 技术团队献“锦囊”

    2021年12月29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领导收到了一封来自中油国际(泰国)公司的感谢函:“今年10月,在勘探院亚太所、国际所、工程所和CPECC北京分公司等技术单位的支持下,中油国际(泰国)公司通过公开竞标重新取得邦亚区块的勘探开发权,对中国石油在泰油气业务起到积极稳定的促进作用。”

    中油国际(泰国)公司此次重获邦亚区块的勘探开发权,得益于技术团队献出的“锦囊妙计”。1993年收购的邦亚区块,是中国石油对外合作最早的项目之一。2003年,中国石油取得泰国L21/43区块的勘探开发权。

    近20年来,中油国际(泰国)公司一直将两个区块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开发,不但共用一套油气集输系统,甚至多个井场还互相掺杂,主要设备和设施都位于邦亚区块内,两者已有机地融为一体。按合同协议,邦亚区块于2021年4月退还给泰国政府。因此,中国石油重新投标并获得邦亚区块已成燃眉之急。项目开发价值几何?盈利能否保证?这都需要精确的技术经济评价来决定是否投标。

    2020年3月,技术团队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邮件、语音、短信、视频等形式与CNODC总部、项目公司和项目组内部各专业人员之间数百次的沟通交流、反复论证,细化每一个参数,严控每一步流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疑问。技术团队从储量参数到排产方案,从经济数据到评价结果,确保每个参数都经得起推敲,每步结果都经得住考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评价工作,评价结果顺利通过专家评委会的评审验收。

    然而,直至2021年6月16日泰国能源部才正式发布邦亚区块新一轮开发期招标公告,并在投标标的中新增了一个北部延展区块。投标标的的改变导致投标参数和义务工作量也要进行相应调整。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技术团队沉着应对,针对新增的北延勘探区块迅速开展地质潜力与风险分析,估算了资源量,并据此调整了义务工作量和评价参数。历经多轮评审,最终中国石油成功中标。2021年11月19日,在中国驻泰国大使和泰国内阁副总理兼能源部长的共同见证下,双方在曼谷签署合约。

    为此,中油国际(泰国)项目公司专门发来感谢信,对技术团队在邦亚区块评价工作和全方位生产技术支持方面做出的贡献表达谢意。

    储层描述 连攻“四关”苦挖潜

    泰国项目邦亚区块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典型的“三小一薄”的地质特征。受区域复杂构造应力的作用,盆地内断裂系统异常复杂,断层数量多,断块面积小,油层厚度薄,井间连通差,层间非均质强,井位部署风险高,效益开发难度大。

    2021年12月,邦亚区块正式恢复生产,而“四道雄关”同时拦在了技术团队面前。技术团队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在因疫情无法到达生产现场的情况下,通过对大量地质资料的研究,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突击第一关。由于两个区块已投入开发近30年,油水关系异常复杂,含水率高,产量递减快,滚动扩边难度大。为攻克这一难关,技术团队进一步深入开展综合地质研究与油藏精细描述,精细刻画剩余油分布,定位油气“甜点”,通过精准布井,提高储层钻遇率与油气产量,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做好新井随钻跟踪与钻后评价,实时跟进钻井进度,并根据实钻情况及时调整新井井位部署,提高了钻井成功率。

    迎战第二关。受地震资料品质所限,井间薄储层预测与剩余油精细刻画难度大,同时受限于平台井口数量,后续井位优化部署难度也日益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技术团队首先做好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处理工作,提频后的地震资料主频从25提高到50赫兹,带宽从60提高到80赫兹,地震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针对储层薄,油水分布复杂的问题,技术团队深入开展储层预测与油藏精细描述,通过构建一体化的地质模型和储层物性模型,预测油气甜点区,同时采用丛式斜井开发技术,优化平台位置,降低征地和集输成本。

    挑战第三关。泰国项目规模体量小,为保证项目的整体效益,技术团队一直以来采用低成本开发策略和精细化管理手段,因此切实可用的措施方法与措施力度有限,挖潜难度大。技术团队在合理成本控制范围内,不断加大措施研究力度,通过补孔、调参、热洗、置液和加深泵挂等措施手段,在挖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巧胜第四关。油田现场地表是农田,泰国政府对农田保护极其严格,征地成本高,建产周期长。具体表现为政府审批程序复杂,劳工保护制度严苛,土地征用问题、设施老化维修工作量大等非油藏因素,对正常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技术团队改变传统井网部署思路,巧用现有井场,减少新建井场,优化井网部署,以“三小一薄”为主要钻探目标,采用丛式斜井技术,精确钻遇靶点,提高储层钻遇率和单井产量,不断优化钻采方案,降低征地和集输成本,提高项目总体经济效益。

    遥察油龙 创新求实释精神

    如果没有疫情前技术团队在泰国现场细致入微的现场调研,如果没有创新求实的科学家精神,就没有疫情期间万里之外的泰国项目的成功运筹。技术团队用北京办公室彻夜的灯光照亮了泰国项目石油开发的井场。

    针对泰国项目复杂的油藏地质特征,技术团队快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工作。2018年6月,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长李春雷赶赴泰国油田现场开展靠前技术支持。有一天,他正在办公室里和油田技术人员研究油田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忽然遭遇台风,房子险些被刮到的大树砸倒。为了不影响第二天油田的正常运转,风势刚刚减弱,他们又投入到工作中。终于在黎明到来时解决了这个生产难题。

    疫情期间,正是借助此前现场取得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技术团队在北京的研究室里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处理”“复杂断裂系统检测”“精细储层预测与直接烃类检测”等技术在泰国项目中的推广与应用,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复杂断块薄储层油藏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效预测了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并降低了钻井成本。该项技术在海外同类型油气田的开发中也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截至目前,团队成员已发表文章4篇,软件著作权1部。

    为了顺利启动新一轮勘探开发期,保证新老开发期的平稳过渡,技术团队针对新合同期的邦亚区块义务工作量的井位进行优化,并对北部延展区块进行地震解释和资源量估算。

    邦亚区块新开发期石油合同的签署,重获两个区块的低成本协同开发优势,对中国石油在泰油气业务发展起到积极的稳定和推动作用。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