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河物探处黄土塬地震技术获新突破 |
|  |
|
本报讯 (记者 殷林峰 通讯员 姜志友) 3月14日,记者从东方物探辽河物探处获悉,其在辽河油田鄂尔多斯盆地外围宁西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中,首次实施的“两宽一高”技术方案获得重大突破。
位于董志塬上的宁西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占地630平方公里,是辽河油田推进千万吨稳产战略的一项重大勘探部署,也是近10年来面积最大的一个地震采集项目。
针对提高砂体空间分辨率和高深层复杂构造成像精度两大核心需求,宁西三维地震项目承建方东方物探辽河物探处,在辽河油田开发事业部、勘探事业部、庆阳勘探开发分公司等单位的精心指导和强力支持下,以地震队“智能化、数智化”锻造为核心,将新技术、新装备贯穿至预案设计、推广至生产各工序中,首次采用以“少井组合、井震混采”创新理念,以宽频激发与接收、单点超高密度、双井Q调查等5项创新技术为核心的“两宽一高”施工技术方案。
该技术方案深化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地震勘探项目中的应用,“10分钟”任务分发智能化程序使生产管理效率革命性地提高10倍以上,VPM+SSC井震联合双源激发技术使井炮放炮效率提升30%,覆盖次数由以往的460次提升至760次,地震资料分辨率大幅提升,克服了黄土塬沟壑纵横、人口稠密、障碍区占比高达45%等众多困难,使地震采集最高日效达到创纪录的3509炮,平均日效达到2547炮,仅用33天的工期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竖起了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三维地震采集新标高。
在宁西三维地震项目竣工验收会上,辽河油田验收组的专家一致认定:辽河物探宁西项目组迎难而上,高效组织运作,发挥了队伍和组织保障力,剖面质量稳步提升,开启了辽河探区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新征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