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首 页集团新闻行业新闻媒体聚焦专题新闻 新闻定制RSS  手机新闻 
油气和新能源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周期采气量突破19亿方

    本报讯 (记者 张敬潇 通讯员 吴雅娟) 3月6日,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本采气周期累计采气量突破19亿立方米,达到19.42亿立方米。

    面对本轮冬供国内能源供应偏紧、北京冬奥绿色能源需求增加等实际情况,作为京津冀冬季保供的主力,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强化责任担当,第一时间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天然气保供动员部署视频会议精神,成立冬季保供领导小组,全面升级管理,超前谋划部署,打响天然气保供攻坚战。

    本轮冬供采气以来,寒潮、风雪等恶劣天气频发,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以动“治”冻积极应对。在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9座在役储气库实现安全平稳高效运行,调度指令完成率达100%。记者了解到,新建驴驹河储气库、白15储气库将于今年正式加入保供队列,预计可多为北京及周边地区提高天然气供给量3亿多立方米。

    

    大庆油田在海拉尔完成首轮固井施工

    本报讯 (记者 张云普 通讯员 殷定斌) 3月7日,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马达轰鸣,响亮的哨声划破天空。在海拉尔苏131作业区块,大庆油田钻探钻技一公司海拉尔固井项目现场,项目部的员工正在现场为优质施工做准备。

    今年年初以来,针对传统业务增加、非常规业务范围扩大的市场变化,海拉尔固井项目部深入贯彻落实“牢牢把握市场化道路”这个基本方向的要求,全力攻克非常规固井、特殊井修井工艺流程。截至当日,海拉尔固井项目部已圆满完成9口表层和4口油层的固井施工作业。

    

    华北采油四厂优化电加热井管理节电增效

    本报讯 (通讯员 吴宝路 陈夏欢) 3月7日,华北油田采油四厂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功图量油和现场回压监测,实时跟踪优化电加热时间后的油井生产情况,确保原油生产低耗高效运行。

    节电降耗作为2022年的生产硬指标,今采油四厂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精心调配原油生产“节能餐”,深挖用电管理效益,实现用电效益最大化。工程技术研究所对全厂52口在用电加热杆井逐一分析,优化加热制度,确定了分步实施、密切关注、及时调整的策略。

    截至目前,全厂共停电加热井43口,6口井下调电加热时间,日减少加热时间345.7小时,预计年节电300万千瓦时。

    

    煤层气公司深层煤层气开发“摆战场”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方亮 通讯员 张宗超 卓然) 3月4日,记者从煤层气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深8号煤层气井吉深14-5平04井顺利开钻,打响了虎年深层煤层气产能建设战役的“第一枪”。

    煤层气公司将深层煤层气开发工业化现场试验作为2022年增储上产重要工作进行部署,以“产能建设战役”加快深层煤层气千亿方储量动用进程,努力实现三级储量大幅增加的工作目标。该公司以“六个一体化”加快组织实施,高效完成井场钻前准备、钻机搬迁入场、人员就位、物资保障及开钻验收等相关工作,实现了早开钻、见进尺、快推进。

    目前,这个公司4部钻机正常钻进,累计进尺2100余米;其余5部钻机即将开钻。

    

    东方物探 GeoEast软件生态系统建设迈出新步伐

    本报讯 (记者 谭晔 刘津彤 特约记者 李铭明) 截至3月3日,新一代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全面释放,处理解释技术更加完善,系统性能显著提升, 入选中国石油2021年十大科技进展,初步形成物探核心软件生态系统。

    截至目前,经过持续开展深化研究,新一代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紧密结合油气勘探开发需求,注重平台服务生态化、处理解释智能化、特色技术差异化和地质工程一体化全面发展。该软件研发组织模式从“开发者—用户”简单供需关系向“开发者+用户+外部参与者”生态共生关系转变。基于PG数据库的Linux和Windows跨平台版本,打通曙光云、中国科技云等公有云,人工智能开发环境已搭建形成,平台支撑范围不断拓展,形成涵盖陆地到海洋、常规到非常规、地面到井中、纵波到多波、地震到重磁电的物探软件产品家族,整体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球主流物探软件系统之一。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3100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16号 | 电话:010-620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