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当油气工业软件“锻造师” |
|  |
 吴淑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
|
□ 张梅
吴淑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正高级工程师。工作以来,她致力于油气田开发技术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发,先后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局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2项,中国工业与数学学会成果落地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2018年获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服务贡献奖,2011~2018年被聘为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是油气田开发方案优化设计的关键核心工业软件,长期依赖进口,技术受制于人。而自主研发涉及工程学、计算学、物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研发难度大,国内尚无成功先例。2011年,吴淑红临危受命,克服人员少、装备差、基础弱等困难,艰难起步,谋规划、筑架构、做设计,开启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自主研发的艰难之旅。3年艰苦拼搏,她带领团队创新建立了黑油模型、双重介质模型、BILU预处理求解等关键模型与算法110余个和函数3300余个,编写代码51万行,推出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 1.0版,实现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从“0”到“1”的突破,填补了国内同类软件空白。HiSim崭露头角,入选2013年度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面对我国陆相沉积复杂油气藏渗流数值模拟难题,吴淑红带领团队成员攻坚克难,先后攻克一体化渗流数学建模、超大规模预处理数值求解等10余项关键技术,其中4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油藏数值模拟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2021年,他们成功研发多功能一体化油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具备地质建模、黑油模拟、组分模拟、裂缝模拟、化学驱模拟、热采模拟等功能,模拟规模、模拟速度和模拟精度达到或超过国外商业软件水平,在老油田注水开发、注气提高采收率、致密/页岩油气开发模拟上具有明显优势,标志着我国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实现了由跟跑向并跑的历史跨越。为此,HiSim获得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作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在2021年中国石油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上这一成果入选该年度“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吴淑红深知,工业软件的成功标志在于工业化应用。她带领团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战严寒、斗酷暑,行程5万多公里,在中国石油海内外16家油气田公司安装软件1100余套,培训1200多人次,应用区块100余个,实现了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国产化规模应用,可实现全面替代国外同类商业软件。
作为党支部书记和学术带头人,在攻关实践中,吴淑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传帮带作用,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石油科学家精神,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通过“搭台子、给位子、压担子、师带徒、用中学、学中用”等措施,打造出一支政治站位高、拼搏干劲足、技术能力强的工业软件创新团队,一批年轻人脱颖而出,斩获国资委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中国石油梦想云创新大赛及数字化创新大赛一等奖。
25年兢兢业业、攻坚克难,吴淑红为中国石油打造陆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
|
|